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欧米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桃花山上长生仙短篇小说阅读

桃花山上长生仙短篇小说阅读

少吃亿点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桃花山上长生仙》,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陶眠顾一狗,也是实力派作者“少吃亿点”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桃花山下有一座桃花观,桃花观里有个桃花仙人。桃花仙原本不叫桃花仙,原本他也是个凡人。一朝穿越,他获得长生系统,从此就在此处享永世年华。想让他出山修仙?他不在意,他已经长生。想让他出去争势力?他没兴趣,都已经是长生仙了,只要活得久,想要的都会有。徒弟有难?他:“大胆!让我来!”——徒弟别怕,还有为师为你送终!...

主角:陶眠顾一狗   更新:2024-06-27 00:0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陶眠顾一狗的现代都市小说《桃花山上长生仙短篇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少吃亿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桃花山上长生仙》,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陶眠顾一狗,也是实力派作者“少吃亿点”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桃花山下有一座桃花观,桃花观里有个桃花仙人。桃花仙原本不叫桃花仙,原本他也是个凡人。一朝穿越,他获得长生系统,从此就在此处享永世年华。想让他出山修仙?他不在意,他已经长生。想让他出去争势力?他没兴趣,都已经是长生仙了,只要活得久,想要的都会有。徒弟有难?他:“大胆!让我来!”——徒弟别怕,还有为师为你送终!...

《桃花山上长生仙短篇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陶眠来了。

桃花仙人其实一直悬着心。有了顾园前车之鉴,陆远笛一走,他在道观就坐立难安。

当年的王丫头,如今已经变成腿脚不好的老太婆。她怀里揣着自己的拐棍,和陶眠一起坐在宽敞的门槛上,咂吧两下干瘪的嘴。

“小陶道长,”王丫头成了王老太太,陶道长越活越年轻,变成小陶道长,老太太想起这件事眼睛就笑得弯成两道缝,“你有心事。”

“我没有。”

陶眠想也不想就否认,这行为有些幼稚。不符合他成熟稳重的千岁仙人形象。

于是他咳嗽两声,为自己找补。

“我只是不太适应。”

这话说得,仿佛他在挂念陆远笛。陶眠愈发别扭起来。

“人家教的是什么徒弟,我教的都是什么徒弟。一个两个整天想着往山的外面跑。山外面有什么好的?纷争、仇恨、尔虞我诈……山外的人惯会骗人。”

王老太太眯起眼睛。桃花山今日又是明媚的晴天,她晒着太阳,浑身都是暖烘烘的。

桃花山啊,美得不似人间的一方土地。进了这里的人无不流连忘返。年轻时她热忱又精力旺盛,和她家男人一起支了个茶摊,款待那些过路的人。

他们称赞桃花山的巍峨,桃花溪的澄澈,他们看见路边被小孩子随手折断的花枝都要捡起来把玩一番,他们吟诗作对,把酒言欢。

有感伤的客人,醉酒后甚至悄然垂泪。

这里的山、水和人,太过干净纯粹,山外的游人不忍心把外面的因果带来,侵染这一方净土。他们总是说等等,再等等。一切结束了,就回到这里,再也不惹俗世。

但王老太太从未见过回头的人。

“你的大弟子,和二弟子,”王老太太说话很慢,她年轻时也是这样轻声细语,“他们都是山外的人。小陶道长,那山外的因缘,难解啊。”

陶眠也沉默了,缓缓叹出一口气。

“我家最小的那个孙儿,今年离开桃花山,去镇子上了,”王老太太不多劝陶眠,转而说起家人,“小孩子心野,跟着师傅学手艺去了,非要出人头地。唉,家里多他一副碗筷,又不是揭不开锅了。

外面苦啊,师傅严厉,犯错要敲他手心。他脾气犟,学不成就不回家。我呢,腿脚坏了,但是心里念他,一宿接着一宿睡不着。

后来啊,我就让他爹借了邻居的板车,拉着我到了镇上。见我的第一面,孙儿就哭了。远行的人,哪里能不想家呢。他回不来,只好我过去。

我这把年纪了,能有几天的活头呢?见一面,就少一面啊。”

王老太太想起在外的亲人,眼中不免盈了泪。她用袖子揩了揩,手中的拐棍不小心敲了地面一声响。

“所以小陶道长,她不是贪恋山外的风景,她只是无法归家。”

陶眠在第二天的清晨出山,走之前把鸡笼的粮放好,够吃数十天的。他养的鸡有较好的自我管理意识,定时定量,不会把自己撑死。

万一撑死,那他只好,含泪把它们炖了。

和很多年前一样,陶眠就这么轻装离开了桃花山。

他在寻找陆远笛,但陆远笛为了隐藏自己的踪迹,下了一番功夫。就算是师父陶眠,也是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找到她的下落。

陶眠来到军营,绑了一个士兵当导航。摸清楚基本的方位后,他听见远处有一阵打斗声。

声音很轻,旁人几乎听不见,但陶眠敏锐地捕捉到了。

顾不上被五花大绑的倒霉士兵,陶眠一个闪身来到声源处。

然后就看到自己的徒弟要跟敌人同归于尽。

小陶仙人被吓得不轻。

大弟子顾园只是想把所有人都弄死。

没想到二弟子青出于蓝,连自己一起弄死。

陶眠开始反省自己的教育到底哪一步出了问题。

他无声无息出现,陆远笛第一个反应过来,立马开哭。

陶眠一惊,手足无措。

陆远笛从来没有在他面前哭过。

“不哭不哭,诶呀,多大点事儿。不是说了么,师父永远都在。”

陆远笛抽抽得话都说不清楚。

“我、我以为那是你、你不要我了。你不出山了。”

“这不是理解偏了么?师父是让你有靠山。有事就找师父啊,自己硬抗什么呢。”

陶眠忙着哄徒弟,完全不理旁边的另外一个活人。

李篱从震惊转为审视,他没想到,陆远笛的师父竟然来了。

“你是何人?”李篱厉声问道,“与陆氏余孽有瓜葛者,一并有罪!”

“呀,忘了忘了,这儿还有个你呢。”

陶眠一拍脑门,好像才意识到把李篱晾了半天。

“你……”

“那什么,你放心,我不会对你怎样的。”小陶道长一脸的纯真无害。

李篱感觉自己平白被看不起了。

“那你也别想活着——”

他话音未落,只见眼前一道虚影晃过。

随后,他整个人陷入了失去五感的状态。清醒着,但什么都感受不到了。

李篱顿时恐慌起来。

他做了什么?!


楚流雪手中一把饵料,边走边撒,两只公鸡跟在她身后啄来啄去。

走到院子的西南角,那里有一株盛开的海棠,花下站着一道黑影。

楚流雪没有警惕和戒备,仿佛什么都没看见,引着两只鸡继续遛弯。

当她经过海棠时,她垂着眼睛对那黑影道——

“别再来了,我不会随你们回去。”

薛瀚说到做到,三日后,果真带陶眠启程,前往魔域。

经过三日熏陶,陶眠已经不成人形了。白天头晕夜里吐。幸亏身体素质不错,不然他还得在薛府躺上七天才能赶路。

看见面无血色瘦一大圈,连来时的衣服都撑不起来的陶眠,薛瀚这没良心的还很满意,折扇轻敲掌心。

“不错,要的就是这种萎靡的状态。”

陶眠翻他个有气无力的白眼。

返魂香属实好用,陶眠现在除了那身素雅的外袍,几乎找不到更多形似仙人之处。

薛瀚让他更衣,把那丧气的打扮换了。

“我这是……仙气翩翩……”

陶眠还在为自己有气无力地辩解,任由府上的丫鬟摆弄,换了一身木槿紫色的锦服。

薛瀚端详着他的脸。

“虽然你在魔域没什么名气,但以防万一,易个容?”

“不会易容。”

陶眠理直气壮地回。

“这也不会?你这一千多年都学什么了?”出了那间屋子,薛瀚的嘴又要变损。他拍拍手,让人送来一个雕花小盒。

“这是何物?”

“改变容貌的雪泥。”

“……擦着好痒。”

“……”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薛瀚被折腾得没脾气了。

“那你戴个面具吧。虽然不便,但也比什么都没有来得好。”

陶眠就这样戴了一张月白无纹样的面具。

两人乘坐一辆宽大的马车,车夫戴了黑色的斗笠,看不清脸。

陶眠和薛瀚先后进入。

车内空间宽敞,薛掌柜是个处处追求品味的人。这马车不但能载人,还能容车厢内的人品茗读书对弈。

陶眠趁着赶路的时间吃东西,补充体力。薛瀚就在他对面慢悠悠地品一杯茶。

待小陶仙人恢复了五成的精力,才开始详细询问他们此行的安排。

只要提到正事,薛瀚就能暂时地当个正常人。

他说他们二人即将前往魔域一处专供权贵富商交易买卖的场所,名为“千灯楼”。

千灯楼共九层,每层交易的物品等级品质不同,客人们根据所需,前往对应的楼层参与“唱楼”。

所谓唱楼,即是负责拍卖的侍从站在每层楼中央的圆台之上,为各位宾客展示物品,并报出底价。包厢前坠着数盏大小齐一的莲花琉璃灯,有意竞拍者须燃灯,灯的数量与价格挂钩,点灯最多者即可获得该物。

陶眠听过薛瀚的解释,点了下头。千灯楼的拍卖规矩不难理解。

“你所需的横公鱼脂,就在下一轮唱楼的物品之中。这玩意虽然罕见,但只能入药治一种病,那些客人对它的兴趣并不大。我听闻,这块横公鱼脂已经在千灯楼挂了两月有余,也无人拍下。旁敲侧击了千灯楼的管事,对方给出的答复是——只要有意,必是探囊取物。”

薛瀚不紧不慢地叙说着,过程中陶眠一言不发。

直到听见那句“探囊取物”,他咀嚼点心的动作慢了。

“怎么,你有什么预感?”

薛瀚极为敏锐地注意到他的细微变化。

陶眠想说,他隐隐感觉薛瀚刚刚那番话,直接往他们俩的后背插了好几个旗子。


沈二的脸色一青。

他们几人说话的声音并不高,路过的魔妖鬼怪只当他们在寒暄闲谈。

只有当事人才能感受到暗潮涌动的氛围。

孟管事是个圆滑的妖,不能放任两位贵客在楼门口打起来,伤了和气。

他搓着两只又小又粗糙的手走上前。

“两、两位,唱楼马上开始了,要不先进去瞧瞧今天的稀罕货?”

薛瀚笑盈盈的,顺着孟管事给的台阶下。

“那就劳烦孟管事安排。”

孟管事连说“掌柜的客气了”,又小心翼翼地望向面色不善的沈泊舟。

“二公子意下如何?”

沈二冷哼一声,也不愿再继续拉扯。

“速速带路吧,孟管事。不是要看货么?”

孟管事心里一松,背后起了一身的潮汗。他赶快招呼来两个小仆,把贵客领进楼中。

薛瀚撩起衣摆跨门,走在最前。

陶眠紧随其后。

霎时,一股劲风扫过他的面庞,面具的一侧不受控制地掀起缝隙,被风的力道吹开。

啪嗒……白色的面具掉落在地,轻晃两下。

整个过程陶眠的手动都没动,似乎没意识到对方偷袭,都来不及扶住。

沈泊舟抬眼去看那人的面容——

一张戴着相同面具的脸映入眼中。

……

陶眠语气平平,一副“早跟你说了”的口吻。

“沈公子,我说了,我天生这般相貌。”

还嫌不够,又补一句。

“和孟管事大抵是有不同的,他没我这么多张脸皮。”

彻底让讨嫌的小子吃了瘪,陶眠才施施然地跨过门槛,赶上前面的薛掌柜。

等到两人感知不到沈泊舟的气息后,薛瀚才悄声问陶眠。

“怎么做到的?”

陶眠的面具被琉璃灯的暖光映得斑斓。

他似是短促地轻笑一声。

“施了点小小的戏法罢了。”

薛瀚知道他意指为何。

“会幻术?早说呢。戴什么面具,变张脸不就成了。”

“维持一张脸太费力气了,我不乐意。”

“你就懒吧。”

细语之际,二人绕着长长的回环楼梯上行。千灯楼的布局别致,上下贯通,每一层中央是唱楼圆台,四周为包厢雅间。中心明,周围暗。陶眠看向那中间薄薄的一座台子,以缠枝莲作纹饰,看大小也就仅能供三四人站立,不知施加了何种法术,没有任何支柱木架,悬空地停在楼心,如同一片浮在空中的叶。

圆台和雅座之间有相当空的一块区域,黑洞洞的,状似空无一物,但又好像藏了些什么。

唱楼尚未开场,那圆台之上是名姬曼舞,伊伊水袖摇曳生姿。

陶眠浅望了一眼,便收回视线。

楼中的小厮将他们领至五层,薛瀚从他手中接过一盏提灯,蜡烛燃烧着,发出幽绿光芒,稍后点琉璃灯时要用的正是这灯烛。

雅间是一个个独立的隔间,面朝圆台的一侧看似是敞开的,实则布有秘法,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的情景,里面的客人却能清楚地瞧见外面的动静。

在两侧的镂空画柱,悬挂着一盏又一盏精致的琉璃灯,静候宾客点燃。

进入雅间之后,薛瀚明显放松下来,看来这里的私密性做得不错。有些不能在外边儿说的,现在也能聊聊。

陶眠不多话,只顾着吃东西,耳畔有薛瀚娓娓道来的声音。

薛瀚说千灯楼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没你活得长,但也算得上历史悠久,魔域的显贵都认可,哪怕规矩多。

等下会有唱楼官来说楼中的规矩,你要仔细地听。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