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欧米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一品仵作艳惊天下畅销小说

一品仵作艳惊天下畅销小说

酸Q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无删减版本的古代言情《一品仵作艳惊天下》,成功收获了一大批的读者们关注,故事的原创作者叫做酸Q,非常的具有实力,主角傅青鱼谢珩。简要概述:【验尸】【探案】【权谋】【你没看过的超甜的破镜重圆】开元八年,中都来了一位了不得的女仵作。验尸骨,查悬案,桩桩件件艳惊朝野。无人知晓,她的身上背负着三万冤魂。她要站到皇权面前,她要掀翻这虚假腐烂的盛世!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个身份尊贵无比却处处针对她的男人,怎么就站到了她的身前,替她挡下了所有的刀枪剑戟。他说:“阿鱼,别怕。”...

主角:傅青鱼谢珩   更新:2024-07-25 08:2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傅青鱼谢珩的现代都市小说《一品仵作艳惊天下畅销小说》,由网络作家“酸Q”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无删减版本的古代言情《一品仵作艳惊天下》,成功收获了一大批的读者们关注,故事的原创作者叫做酸Q,非常的具有实力,主角傅青鱼谢珩。简要概述:【验尸】【探案】【权谋】【你没看过的超甜的破镜重圆】开元八年,中都来了一位了不得的女仵作。验尸骨,查悬案,桩桩件件艳惊朝野。无人知晓,她的身上背负着三万冤魂。她要站到皇权面前,她要掀翻这虚假腐烂的盛世!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个身份尊贵无比却处处针对她的男人,怎么就站到了她的身前,替她挡下了所有的刀枪剑戟。他说:“阿鱼,别怕。”...

《一品仵作艳惊天下畅销小说》精彩片段

出了繁华的中都城,周围的一切开始变化。
就算连着两日晴天,田间地头的积雪依旧没有化尽,能看到地里育的一些庄稼幼苗因为天气太过寒冷,已经冻得不少嫩叶枯黄,如果再不回暖,只怕会全部冻坏。
傅青鱼今早出门看着天气暗沉,估摸着又要降温下雨,特意穿了一件厚实的褙子。饶是如此,此时骑马走在毫无遮挡,还吹着瑟瑟寒风的官道上,依旧觉得骨头都冻得刺痛。
最重要的是,傅青鱼完全不知道他们此行要去哪里,还需要走多久。
又往前走了十几里地,傅青鱼终于忍不住了,“大人,我们要去哪里?”
“陈家庄。”谢珩这次倒是回答了。
傅青鱼才来中都四个多月,连中都的地皮都没有完全踩熟,当然不可能知道陈家庄在哪里。
谢珩回答了也是白回答。
傅青鱼盯着马车,她敢肯定,谢珩肯定是故意这么回答的。
不想理她就别理,回答些什么破话。
傅青鱼轻轻踢了一下马腹,驾马走到晨夕面前,“晨护卫,我们距离陈家庄还有多远?”
晨夕下意识的转头看了一眼马车车帘,才小声道:“还有二十多里呢。”
那差不多还要走一个多小时。
好在他们现在走的都是官道,道路还算宽,也还好走。
只是这天......
傅青鱼抬头看了看已经乌云密布的天,心想下午回来的时候怕是要遇上下雨了。
他们又往前走了一个多小时,马车终于从官道上拐下来,驶上了一条两米多宽的泥巴路。泥巴路的两边还长满了枯败的杂草,杂草堆上还堆积着有没有融化的积雪。
“放晴两日了,这边的积雪怎么还这么深?”晨夕虽是谢家的下人,但因为他父母本身就是谢家的家生子,还当着管事,所以他一出生也生活在谢家。虽然不如公子姑娘们那般金尊玉贵,但也从小衣食无忧,一般的日常起居也有小丫鬟伺候,对于这种地处山区的村庄并不了解。
傅青鱼坐在马上看了看周围,这一片田地靠近官道,虽然背后靠着一些山丘,但屋前地势平坦,从翻过来的泥土看,土质也相对肥沃,是一片种庄稼很出产量的好地。
不过可能是因为靠近官道,又距离中都城不远的关系,这边的地里没看见太多种植小麦等庄稼类的作物,反倒是种植了不少蔬菜,此时地里都能看见一茬一茬的绿苗,只是雪覆盖着,一眼看去傅青鱼也分不清楚是什么蔬菜的幼苗。
马车和马走了一截泥巴路,终于看到了一块立在路边的牌子,写着陈家庄三个字。
“大人,我们到了。”晨夕说。
马车车帘撩开,谢珩躬身出来,晨夕连忙上前打起帘子,“大人,还没进村呢。”
“嗯。”谢珩示意,晨夕又转头跳下车辕摆上脚蹬,谢珩提着袍角下了马车。
傅青鱼看他一眼,也下了马。
谢珩没有急着进村,也没管泥巴路上的泥巴会脏了他的袍子,走去了地头的路埂上,看向眼前的一片黄白相间的土地。
“大人,风大。”晨夕拿了大氅给自家大人披上。
谢珩看着前方,问道:“你看见了什么?”
晨夕一脸不知缘由,愣愣的回答:“庄稼地?”
谢珩不理他,没有说话。
晨夕懂了,他们家大人根本不是在问他,而是在问傅姑娘。
傅青鱼也走上了路埂,低头看脚下地里种的幼苗。
她微微皱了皱眉头,跳下路埂。
“傅姑娘小心。”晨夕好言提醒。
“没事。”傅青鱼蹲身,抚开压在幼苗上的积雪,青绿色的幼苗因为积雪堆积,已经有不少嫩叶蔫儿了,变成了墨黑色。
“大人,这些是洋芋的幼苗。”傅青鱼抬头,看向目所能及的所有土地,大片大片被仔细耕作的地里全都种着同样的洋芋幼苗,基本可以判断,陈家庄的农户最大的经济来源应该就是种洋芋。
傅青鱼说着,回头伸手,“晨夕,有匕首吗?”
“有的。”晨夕取出匕首递给傅青鱼,“傅姑娘,怎么了?”
傅青鱼摇头,接过匕首刨开表面的泥土,翻出下一层的泥巴,“泥土松软,肥沃,确实适合种植洋芋。”
“不只陈家庄,这一带的所有村庄都以种植洋芋为生。”谢珩的眸色沉沉。
傅青鱼闻言,神色也严肃了起来,“那事情有点糟糕了。”
晨夕在旁边听着两人的对话,完全的云里雾里,问出了心里的疑惑,“他们种洋芋有什么不对吗?傅姑娘,你不是说这里的土地也适合种洋芋吗?”
“确实适合,而且以他们成片种植的规模来看,应该每年都会有商人固定过来收购这些洋芋,能给他们带来一年的生计。”傅青鱼抓了一把雪擦干净匕首站起来,“但今年不同了。”
“今年怎么了吗?”
傅青鱼不说话,抬头看谢珩。
谢珩也看了她一眼,却没说话,转身回了马车。
“傅姑娘。”晨夕伸手。
“多谢晨护卫。”傅青鱼抓住晨夕的手跳回路埂,“匕首还你,已经擦干净了。”
“没事。”晨夕把匕首收起来,心里还是好奇,“傅姑娘,今年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啊?”
傅青鱼却摇头,不回答他这个问题,“晨护卫,你知道大人今天来陈家庄干什么吗?”
“查案啊。”晨夕这个很清楚,“小柳巷死的那个姑娘就是陈家庄人。因为父母病逝,才去投靠有些亲戚关系的胡家。这周围的一大片地也是胡家的田产。”
原来如此。
不过只怕谢珩来陈家庄,名义上是查案,实则确实醉翁之意不在酒。
“走吧,先进村,可能要下雨了。”傅青鱼拍拍裙摆沾上的泥巴,也没再上马,只牵着了缰绳。
已经能看到前面的房舍,走过去也就几百米而已。
因为冷,村子里活动的人不多,他们进村也就遇到两个砍柴的樵夫和端着木盆去洗衣服的妇人,倒是跑着玩闹的小孩有不少。
晨夕拦了一个老妇问路,“老人家,请问陈秀莲的家在哪里?”




“尸验完了。”叶书辞背起勘察箱,转头看江禾。

此时屋里已经只剩他们两人。

叶书辞直直的看着江禾冷沉如深潭的面容,由衷的在心里感叹,不管什么时候,江禾的颜都直直的戳在她的好感上。

江禾也在看叶书辞,想到她之前说的话,想到她对自己的欺骗,冷意一层一层的翻涌上来。

叶书辞开口,“谢安原来就是中都谢家嫡子,大理寺少卿江禾谢大人,你就没有什么想跟我解释的吗?”

“解释?”江禾眼里泛起含霜带剑的冷嘲,“傅姑娘是哪位?我何需向傅姑娘解释什么?”

叶书辞嘴角的弧度一僵,盯着江禾看了半晌才点头,“谢大人说的是,是民女僭越了。”

“尸已验完,民女先告退了。”

叶书辞背着勘察箱,面无表情的转身出去。

江禾捏着纸笔的如玉手指猛的收紧,指尖发白,笔杆在手指间啪一声,应声而断。

叶书辞走出屋子,王大人立刻快步上前,神情既紧张又期待,“傅姑娘,如何?”

叶书辞还未回答,江禾已经跟着出来,王大人只好住嘴。

江禾盯了叶书辞一眼,目光转向林博明,“林世伯,宇兄原本可有什么疾病?”

“没有,宇儿的身体一向很好。”林博明摇头,“非要说起来的话,宇儿有时候会闻不习惯一些气味,闻到之后身体就会有些不舒服。贤侄,这与宇儿的死有关?”

“如今尚且不好说。”江禾并不透露任何有用的信息,“这个院子封起来,从现在开始,谁也不能随意踏入。”

“林世伯,时辰不早了,你们先回去休息。”

“贤侄,宇儿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案子未查明之前,与案子相关的信息并不方便对外透露。林世伯,太多人留在这里也不方便我们查案。”

林博明无法,只得先带着其他人离开。林家的一大群人离开,拥挤的院落总算宽敞了起来。

江禾转头,“王大人,哪些人与本案关系密切,你排查了吗?”

“查了查了。”王大人点头如小鸡啄米,“案发时在场的除了林公子的侍妾外,还有四个伺候的丫鬟,以及林公子随身伺候的小厮。大人,要将这六人带回去问话吗?”

“全都带回大理寺。”

叶书辞毕竟不算衙门里的人,听了几句就避嫌的远远站到了一旁。

江禾注意到了叶书辞的小动作,并没有阻止。

衙役李福同跟她已经是老熟人了,看她一个人站在远处,便走上前,“傅姑娘,这大晚上的,下这么大的雪,你一个姑娘家走夜路不安全,我一会儿送你回去。”

“不用,我家离这边也没有几步路。”叶书辞缩着肩膀,捧着手哈着气来回搓了搓,“这雪一连下了五日,若是再不停,怕是有不少人家的房子要被压塌了。”

“前几日官府强令民众清理屋顶的积雪,应当不会出什么大事。”

“但愿如此。”叶书辞皱了皱清冷的眉宇,除了积雪压塌屋顶之外,她心里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更大的隐忧。这么多的积雪,全部化成积水,城里的官沟怕是排不过来。

“李大哥,你忙,这边也没我什么事情了,我就先回去了。若是还有用的上我的地方,你们叫人去家里寻我就是。”

“傅姑娘,我送你吧。”

“你忙你的。”叶书辞笑笑,绣着青竹的绣花鞋踩过地面的积雪,一步一步往外走。

守在大门口的两个衙役看到她出来,都笑着跟她打招呼,“傅姑娘这就回去了吗?”

“是。”叶书辞颔首,“天寒地冻,你们也辛苦了。”

“哎,我们这个算什么啊,要说辛苦,还是边境的老百姓辛苦。蒙北王通敌叛国,蒙北兵败,狼塞骑兵长驱入境,烧杀抢掠,虽然廊西及时支援,将狼塞骑兵又打了出去,可蒙北的那些老百姓死的死,伤的伤,如今赶上这样的大雪,又不知要冻死饿死多少无家可归之人了。”

“我听说蒙北王唯一的儿子好像今天差不多就该押解进京了吧?他老子害死了蒙北三万骑兵,还害得蒙北百姓流离失所,要我说还押来中都做什么,直接挂在蒙北,当着蒙北百姓的面千刀万剐了,还能解一解蒙北百姓的心头之恨。”

“胡说八道什么,这些事情也是你们能议论的!”李福同快步走出来,沉着脸呵斥一声,两名守门的衙役立刻收了声,站直了身体。

“头儿。”

“不好好当差,议论这种事情。幸亏傅姑娘不是外人,不然你们怎么掉的脑袋都不知道。”李福同身材魁梧,脸上还有一条刀疤,沉着脸的时候很能吓唬人。

叶书辞为两位衙役解围,“李大哥,你怎么出来了?”

“你的伞忘记带走,我急着出来给你送伞的。”李福同将手中的红色油纸伞递过来,“傅姑娘,这雪越下越大了,不然还是我送你回去吧。”

“你送我回去了,万一一会儿谢大人和王大人给你派差事,找不到你的人怎么办?”叶书辞笑笑,接过油纸伞,“走了。你们忙完了上我店里吃饭。”

“成,一定去。”

叶书辞微微颔首,看了一眼屋檐外面飘飞的雪花,撑开油纸伞走下台阶。

李福同还在身后沉声警告两个手下,“以后再敢议论这些,你们就别干了,省的连累了其他兄弟。”

叶书辞的嘴角缓缓抿直,神情比伞外的冰雪还冷。

去他娘的通敌叛国!

第二天,叶书辞一大早起来,洗漱好下楼开门。

连下了五日的雪终于停了。

叶书辞租的这个房子楼上可以住人,楼下是临街的铺面,后面还有一个小小的院子。

她物尽其用,开了一家小饭馆,名字也取的很贴切,就叫有家饭馆。

她取下饭馆的门板,准备先把炭火烧上,除了能让屋子里暖和一些,有客人进店吃饭也能马上用上。

叶书辞心里盘算着把昨天刚到货的锅子摆上,再把冻上的羊肉弄出来,再弄些新鲜的时蔬,涮羊肉火锅就算齐全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