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玲玲杨振的现代都市小说《文章精选阅读一路高升》,由网络作家“玲玲”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长篇小说推荐《一路高升》,男女主角玲玲杨振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玲玲”所著,主要讲述的是:万历十年,这是一个暗潮汹涌的时代。张居正的当国已到了尾声,万历皇帝的内心骚动不安,李太后左右两难,冯“大伴”暗自盘算。北方靼子虎视耽耽,戚继光严阵以待。海青天垂垂老矣,朝堂上明争暗斗。倭寇之患一平难平,戚家军大显神威。莺歌燕舞,文人骚客,一代风流。天下风云出我辈,杨振一出显神威,这是一个注定他要独领风骚的时代!新建了一个读者群,有兴趣的......
《文章精选阅读一路高升》精彩片段
杨振回到家中就迫不及待的向唐英打听那个少女的来历,唐英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他说道,张大人的女儿早已出嫁,也无孙女,难道是他的小妾吗?
杨振恨恨的瞪了唐英一眼,心想此人太过无耻,竟然将那少女当成那样的人了!但是表面上又不好朝他发作,毕竟自己还寄居在他家中,如果闹翻了,只能露宿街头了,因此在肚子里狠狠的咒骂了他一顿。
如此又过了几天,杨振一有空就出去打听那个少女的消息,但是,说来也奇怪,竟然没有一个人说知道的,杨振感到纳闷,张居正称呼她雪儿一定是后来起的名字,不过,她见了自己为何那么惊恐呢,难道她也是穿越而来,却失忆了吗?杨振想的头疼欲裂也没想出个究竟来。
这天,他从外面回来,刚走到门口,老仆陈伯就出来迎接他,告知他家中有人在等他。杨振感到奇怪,自己在京城除了认识唐家人外,没有任何朋友啊,这个突然造访的人会是谁呢?想不出头绪,他想,见了自然就有分晓。
来到客厅,唐英果然在陪着一个汉子说话,那人约摸有四十岁左右的年纪,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留着山羊胡子,神态之间显出几分傲慢来。唐英看到杨振,急忙站起身来,拉着他的手说道:“这位是张大人府上的游七管家,他是特意来找你的。你们慢慢聊,我暂且告退一下。”
杨振暗暗揣测着游七的来意,难道是因为那次自己的无礼,张居正怀恨在心,因此派人来兴师问罪吗?想到此处,他不禁恼火起来,随口说道:“原来是游管家啊,不知大驾光临,多有怠慢了,还望原谅。请问何事敢劳动您的大驾呢?”
“哼,你以为我闲着没事干吗?”游七从怀中掏出一封银子,说道,“你小子身在福中不只福,也不知道我家老爷看上了你哪一点,这是他吩咐交给你的银子,让你专心准备会试。”
杨振不相信天上会掉下如此的好事来,因此迟疑着不敢去接那银子,游七怒道:“怎么不敢要吗?难道你以为我在骗你吗,快拿去,不要辜负了我家老爷的一片期望就成,到时候你考不取第一名,就知道后果了,我还有其他的事,先告辞了。”游七刚转身又想起了什么,从怀中掏出几本书,低声说道,“这几本书你好好看看,到时自然有用。”
杨振听了这番像在鼓励又像在威胁他的话,心里不知是何种滋味,自己看样子快成砧板上的鱼任人宰割了,张居正这样做到底安得是何居心?他又送银子又送书,难道不怕天下人说闲话吗?历史上的张居正真的是这样的吗?还是因为自己的出现打乱了历史的发展进程?杨振感到自己的脑子越来越糊涂了,后来,他索性什么都不去想了,闷头就睡。
醒来后,他翻开那本书,原来是杜佑的《通典》,不由感到纳闷,张居正派人送这本书给自己,究竟是什么用意呢,难道是想笼络自己?可是自己有何才能,不会就因为对他说了那番话吧,他不禁哑然失笑,自己举人的头衔还是那个叫唐离的人的呢!可怜的自己连名字都只能用别人的,在现代社会的话只能算是个黑户。可是如果以目前的状态,怎么才能找到玲玲呢?张府不是那么随便能进的,而且张居正也不会经常召开那种宴会的,即使有,以唐英的资格也不一定能再被邀请上,这一次也是碰巧罢了。杨振忽然想到,如果自己会试高中的话,张居正一定会接见自己,到那时,不就有机会了吗?想到此,他兴奋的读了下去,说来也奇怪,原本枯燥的书竟然顺溜了不少,加上他本来就通古文,花了一天的时间,很快读完了它,但他不放心,又接着读第二遍,第三遍------直到滚瓜烂熟为止。
一直过了几天,杨振都在闷头苦读,唐英派人负责照顾他的一切,看到他如此用功,高兴之余不免有些嫉妒,自己的儿子还躺在床上呢,要不然也许受张居正器重的就是自己的儿子了!不过,这些都只是臆想罢了,如果杨振能够高中的话,自己的脸上也有光。
会试在三日后举行,举人是参加全省范围的科举考试(乡试)及格后所取得的资格,亦称作孝廉,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因其在秋季故又叫秋闱。乡试由进士出身的各部官员或翰林主考,由各省行政长官担任监考官。参加乡试的考生必须是秀才,地点在各省的贡院。乡试分三场,内容是八股文、试帖诗、表、判、论、策等等。试卷要由专人誊写后才交给考官,以防作弊。确定了及格的名单后张榜于巡抚衙门前,此时正值桂花飘香,所以此榜也叫做桂榜。中了举人也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明清的举人还有一个不同於前代的地方:可以因此进入仕途。因此人人都要来奉承,就因为举人不仅取得赴会试的资格,而且也算是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
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也就是丑,辰,未,戌年。考期多在春季的二三月,故此会试又称“礼闱”,“春闱”。会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会试发榜时,往往正值杏花盛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的主考官,在明朝多以翰林官充当,明末又多以内阁大学士担任,清朝称主考官为大总裁,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充任。
毫无疑问,这次的主考官正是张居正,作为主考官,既可以为国家培养人才,高中的士子也会拜在他的门下,所以,不管从公从私来说,主考官都得由当时声望很高的人担任,万历朝,恐怕还没人敢和张居正来争这个位子。
唐家为杨振准备了许多干粮和饮品,因为考试的时候要在单独的房间内进行封闭式的三天才能出来,期间,一切吃、喝、拉、撒、睡都要在里面进行,违者取消考试资格,还要追究其责任。
杨振进了那像牢房一样的考试间,心里不由得连连苦笑,当年高考的厉害他已经领教过了,没想到古代的高考更加厉害,而且离谱,如果在里面拉屎,臭气熏天,还怎么考得出来?不过,当他想到张居正当年也是这么熏出来的,就宽慰了许多。
------试文要点句、钩股。凡正草不符,与文不足300字及不避庙讳、御名、圣讳者皆为犯规,不予取录。每试要即日交卷,不许继烛。书法端楷,不得草率。申刻开门放头牌。交卷考生出后,旋闭。逾时继放二牌、三牌、以终场为止。
杨振心里默念了一遍考试的规矩,就开始作答,刚开始的题目很简单,无非是默写四书五经,圣谕广训以及作些诗罢了,重头戏却是策论部分,这是为政者最为看为看重的,这一次的题目是让考生略论历朝历代典章制度的得失,这是一个看上去很空洞、庞大的题目,杨振忽然想起了游七送他的几本书《通典》,现在他才明白了张居正的用意,虽然手段不太光明,明显存了私心,但是自己又何偿不是,一切都是为了找回玲玲。无论如何,先答完了,出去再说,这里实在不是人呆的地方,他想,怪不得古代有范进中举那样的事发生了!杨振打好腹稿,思索良久,然后才下笔,洋洋洒洒,挥就万字有余,出来的时候,正是阳光高照,他觉得外面的日子真是太美妙了,竟然有种再世为人的感觉。
杨振回到唐家大睡了几日,唐英见他如此模样,也没有来打扰他,如果此番高中,又能得到张居正的提携,前途一片光明,自己在他面前也会黯然失色,对于这样的人,还是谦恭一点为妙。
这日,二人正在闲谈,忽然听到外面传来喧哗声,正惊讶时,陈伯跌跌撞撞的跑进来,激动的连话也说不顺溜了:“大,大喜,公子,公子高中了!”
解决了汪士直的难题后,杨振闷闷不乐的回到家中,连汪士直极力邀请他去赴宴都婉言拒绝了,他想静静的想想这几天发生的一切,其中究竟有何关联,一切仿佛都是不经意间发生的,但是都将他牵涉了进去。整整想了一天,他似乎摸到了其中的关键地方,正高兴之际,忽然又有不速之客上门来访了。
杨振见到来客时,吃了一惊,这是一个他意想不到的人物,原来此人竟是那朱郁的管家,他捉摸不透此人的来意,那管家却笑吟吟的望着他,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在下沙海,公子不会这么快就忘了我吧?”
杨振看他的神情似乎没有敌意,于是笑呵呵的说道:“哪里,沙管家快请坐。今日登门,有何要事呀?”
“呵呵,杨公子真是贵人多忘事啊,昨天,您答应我家主人的事情难道忘记了吗?我可是记得很清楚啊,哈哈!”沙管家端起茶杯,嘬了一口,眯眼望着杨振。
杨振觉得此人阴阳怪气,总是斜眼看他,心里感到不舒服,于是冷冷的道:“我说过的话当然不会忘记,你家主人想要我做什么事?说吧,我能办到的一定会去做的!”
“其实这件事情很简单,对您这位京城第一举人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沙海压低声音,神秘的说道,“我家主人想让您去府上一趟详谈。”
杨振抬头望了望外面,犹豫道:“现在天色已晚,你不会想让我这时去吧?”他开始怀疑此人的真正用意了。
“正是!现在就去,轿子已在外面等候。”沙海语气异常坚决。
杨振忍住怒火,他昨日见过这帮人的架势了,得罪了他们可不是好玩的,既然他们知道了自己的身份,想必他们也不会对他怎么样的,他猛的站起身道:“承蒙你家主人看的起,那我就不推辞了,走吧。”
沙海兴奋的说道:“如此就太好了,那就请跟我走吧。”
杨振走到外面,果然看见有一顶轿子候在门前,几个家丁打扮的汉子正警惕的观察着四周,沙海朝他们一招手,立刻将轿子抬了过来。杨振也客气,不等招呼就上了轿子,沙海叫声走,轿子顿时如腾云驾雾般的飞了起来。
大约过了一柱香的工夫,杨振听到沙海尖着嗓子叫道:“落轿!”
杨振感到轿子停了下来,于是掀开帘子,走了出来,只见一座院子出现在眼前,四周绿荫环抱,是个非常清静的地方,而且周围没有其他人家,他暗暗思忖,这是哪里?似乎是个很隐秘的地方,正疑惑时,沙海却道:“快请进吧,我家主人等候多时了。”
杨振进了院子,在沙海的引领下,穿过回廊,走过花园,很快就来到了一间幽雅的房间外面,沙海道:“公子就在里面,请。”
杨振轻轻推开门,只见一个少年公子正焦急的在房中来回走动,他听到开门声,停下脚步,回头一看,惊喜的叫道;“你终于来了,我还怕你不来了呢!”
这公子正是朱郁,他兴奋的走上来,握住杨振的手道:“你果然是个守信义的人,我没有看错你!”
“请问公子找我来有何要事?”杨振狐疑不决。
“其实事情很简单,对你来说更是易如反掌。”朱郁的神情一下子轻松下来,他招呼杨振入座,然后说道,“说来也惭愧,我有一个老师,对我要求很严格,总是给我布置各种作业,逼我完成,如果完不成的话就会受到惩罚,我不胜其烦,但又无可奈何。这次又出了一个题目,规定我在三日内完成,眼看就剩一天了,我还一筹莫展,幸亏遇到了你,我想凭你的才学,区区一篇文章更是不在话下的。怎么样,这个忙你肯帮我吗?”
杨振暗笑,如此的兴师动众原来就是为了此事呀,但是自己的那点能力他非常清楚,前两次蒙混过关,完全是凑巧再加上照抄前人的文章,如果他出的题目刁钻的话,自己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吗?他谨慎的说道:“承蒙公子抬爱,我也非常愿意帮公子的忙,但是我的能力实在有限,恐怕力不从心,公子不要见怪才好。”
朱郁道:“你太谦虚了,我相信你,难道你还不相信自己吗?”
朱郁很快拿出一张纸来,交给杨振,他一看,上面写着一道策论的题目《论历朝政治制度的得失》,果然很高深。他顿感为难,望着朱郁道:“这个,我恐怕------”
“你不要推辞了,这件事情我就全权交给你做,今天你就呆在这里,写完了再让人送你回去!”朱郁的口气不容置疑。
杨振哭笑不得,他从来没有遇到如此不讲道理的人,好象一切都要以他为中心似的,他讲话处事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和处境,他身上那股颐指气使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杨振苦笑着说道:“这么短的时间我怎么能够写出来呢?”其实他脑子里正在思索这次该抄谁的文章呢?
“以你的水平,一天时间足够了,你就在此写吧,我会派人来伺候你的,你有需要随时可以丰富他们。我天明后再来看你。”朱郁说完不等杨振反应过来,就走出了房间。
杨振急忙追过去,刚到门口,沙海就出现了,他阴笑两声道:“杨公子不必着急离开,我们这里一应俱全,你放心在此好了,只要天明写完,我家公子必定会给以厚报的,这是谁都得不到的荣耀啊!”
杨振怒道:“你们怎么把我关在这里啊?这荣耀留着给你自己吧!”
“嘿嘿,只要你让我家公子满意,他一定会给你一场大富贵的,以后你就会明白了,我不跟你多说了,你好自为之,考虑清楚。”沙海说完,关上门就走。
杨振无奈,只好坐下来细想该如何脱身,这个朱郁看样子是个极有来头的人,他千方百计的将自己请到这里,原来就是为了让自己给他代笔,一定是自己在街上阻挠了他调戏少女,他派人打听了自己的底细,所以才找上门来,为了这样一件小事,他大费周章,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他究竟是什么人?
想了半天,毫无头绪,杨振望着外面把守的人影,终于意识到今天不把文章写出来,看样子是无法跑出这座院子了!杨振只好闷头苦想,关于历朝历代政治制度的得失以前读历史的时候也略微接触过,可惜没有深入研究,现在要用时,他才后悔莫及。忽然,他脑子里灵光一闪,为何一定要论历朝政治制度的得失呢?何不换一种方式来写呢?他想到了顾亭林的《天下郡国利病书》,相信只要随便摘抄一段,就必定能将他们震倒,想到此,他得意的拿起毛笔,脑子里仔细默诵了一段,然后铺开纸,写了起来。
杨振开始越来越佩服自己的记忆力了,复杂、深奥的古文,他竟然能够一字不差的都默写了出来,他估算一下大约有两千字了,于是就用自己的话结了尾,然后一看外面,夜已经深了,他想,明天再叫他们也不迟,感觉倦意上来,也不脱衣服,倒下就睡着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