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欧米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小说重生后带着妻女疯狂捞金(谢昭林暮雨)

小说重生后带着妻女疯狂捞金(谢昭林暮雨)

春光明媚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王金花朝着地上狠狠“啐”了一口。“都啥时候了还以为自个儿是城里头的少爷呢?老大,你瞧瞧你这大侄子,真是不像样了!瞧见长辈,居然就这么走过去,人都不知道喊!我瞧着爹妈那些鸡蛋喂了狗都比他强!”王金花心里头忿忿,说话也噼里啪啦像是竹筒倒豆子,骂了个痛快。倒不是别的,而是这几天,因为谢昭媳妇儿生娃,田秀芬从家里头拿走了不少鸡蛋的缘故。没错,老谢头还没分家。老谢头一共生了三个男娃一个女娃。老大谢友顺,老二谢友振,老三谢友福,还有一个最小的女儿谢红梅。老谢头年轻时候也风光过一阵。他个子高,身体壮,一个人顶得过两个庄稼汉,干活的一把好手。在那个拿工分的年代,他一人挣两人的工分,又当了村里头的大队长,家里头条件顶顶好。再加上男丁多,于是早些年,带...

主角:谢昭林暮雨   更新:2024-11-16 18:0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谢昭林暮雨的其他类型小说《小说重生后带着妻女疯狂捞金(谢昭林暮雨)》,由网络作家“春光明媚”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王金花朝着地上狠狠“啐”了一口。“都啥时候了还以为自个儿是城里头的少爷呢?老大,你瞧瞧你这大侄子,真是不像样了!瞧见长辈,居然就这么走过去,人都不知道喊!我瞧着爹妈那些鸡蛋喂了狗都比他强!”王金花心里头忿忿,说话也噼里啪啦像是竹筒倒豆子,骂了个痛快。倒不是别的,而是这几天,因为谢昭媳妇儿生娃,田秀芬从家里头拿走了不少鸡蛋的缘故。没错,老谢头还没分家。老谢头一共生了三个男娃一个女娃。老大谢友顺,老二谢友振,老三谢友福,还有一个最小的女儿谢红梅。老谢头年轻时候也风光过一阵。他个子高,身体壮,一个人顶得过两个庄稼汉,干活的一把好手。在那个拿工分的年代,他一人挣两人的工分,又当了村里头的大队长,家里头条件顶顶好。再加上男丁多,于是早些年,带...

《小说重生后带着妻女疯狂捞金(谢昭林暮雨)》精彩片段


王金花朝着地上狠狠“啐”了一口。

“都啥时候了还以为自个儿是城里头的少爷呢?老大,你瞧瞧你这大侄子,真是不像样了!瞧见长辈,居然就这么走过去,人都不知道喊!我瞧着爹妈那些鸡蛋喂了狗都比他强!”

王金花心里头忿忿,说话也噼里啪啦像是竹筒倒豆子,骂了个痛快。

倒不是别的,而是这几天,因为谢昭媳妇儿生娃,田秀芬从家里头拿走了不少鸡蛋的缘故。

没错,老谢头还没分家。

老谢头一共生了三个男娃一个女娃。

老大谢友顺,老二谢友振,老三谢友福,还有一个最小的女儿谢红梅。

老谢头年轻时候也风光过一阵。

他个子高,身体壮,一个人顶得过两个庄稼汉,干活的一把好手。

在那个拿工分的年代,他一人挣两人的工分,又当了村里头的大队长,家里头条件顶顶好。

再加上男丁多,于是早些年,带着三个儿子,在村头那边,找了块荒地,起了一个大院子。

一大家子全住在里面。

后来,儿子们成了家,生了娃,老谢头就住在大儿子的院子里头。

一家人也没分家,吃喝基本上都在一起,平日里交点公中钱,存在老谢头手里,用于开支。

而俗话说得好。

老大是块金,老小是块宝,只有老二是根草。

谢友振就夹在中间。

老大谢有顺,年轻时候腿摔断了,老谢头夫妻那是如珠如宝的疼着。

老小谢友福就更别说了。

他出生的时候,老谢头家里头条件已经好转了起来,吃啊喝啊都可劲儿供着。

独独谢友振。

他打小就嘴笨,好听的不会说,做事儿也一根筋,从小和老三去地里干活,他一个人干了全部,回来还要被骂干活不仔细。

他也不辩解。

长大了之后,交公中也是这样。

按照老谢头的规定,每一房挣了钱,都要上交百分之三十用于平日开支,什么吃喝,肥料,租牛等等。

老大和老三都是偷奸耍滑,常常报假账自个儿留着。

独独他。

勤勤恳恳,老老实实,一个子儿不落。

可这日子久了,不被念好不说,这一切都成了应该,吃亏是常态。

于是。

这次林暮雨生媳妇儿,就生出了一肚子怨怼出来。

尤其是老大家。

田秀芬去医院的时候,带了家里的三十个鸡蛋,还捎了一兜子红糖。

她已经心疼得快要滴血了!

可这还不算!

那谢友振居然还问家里公中借了钱!

足足三十块哩!

他们一大家子,虽说平日里能吃个温饱,不至于饿肚子,但是这钱是真的难挣!

都是土里刨食的,又要交公粮,粮食余下来都难,更别提交钱了。

他谢老二,居然一口气拿了三十!

说是说要还,可他拿什么还?

也因此,王金花一肚子气,今天见着谢昭,算是强忍着露了个笑脸出来,没成想谢昭完全没搭理自己。

她气得眼前发白,扭头对着谢友顺一顿骂。

“也就是你没出息!不然我能受这个委屈?从家里拿了钱出去生娃,居然还敢给咱们摆脸色!这日子算是过不下去了!等年过完了,一定要分家!可不能叫他拖累咱们!”

……

谢昭压根没认出来这两人是谁。

他拎着锄头,挎着篮子,一路到了昨天夜里来的野菜地。

这会儿日头出来了,红彤彤的一片,积雪也开始融化,谢昭一瞧,总算是明白为啥这块地里野菜这么多了。

因为它向阳。

靠近山脚的位置,厚厚的一层落叶压着,已经沤了一点肥,这地的肥力虽然种菜不够,但是发野菜,已经足够了。

他蹲下身子,仔细辨认了一下,心里头一阵欢喜。

啧!

密密麻麻的,都是野菜!

荠菜,还有蒲公英,紧紧挨挨长着,在这一片皑皑白雪中,冒出一点嫩绿的芽,坚韧而喜人。

谢昭也不含糊,扛起锄头就猛地往下一挖!

一锄头下去,翻出黄色的土壤,白雪掉落,露出完完整整的野菜来。

他动作很快,一把拔出荠菜和蒲公英就扔进了篮子里。

四十分钟后。

竹篮子里已经满满当当装满了荠菜和蒲公英,而这片野菜地也才挖了五分之一而已。

谢昭有些恋恋不舍的收回了锄头。

算了。

做长久生意,今天带到县城里去,要是好卖,他明天再来挖也一样!

谢昭将篮子拎到河边,全部浸入水里,顺手搓了搓。

流动的河水瞬间带走泥巴,野菜干干净净。

谢昭将篮子拎起来,抖了抖,这才离开。

…………

上午,九点。

县医院。

今天是大年初二,可以走亲戚了,医院里人也多了起来。

谢昭推着板车,上头放着一个大桶,还有一个菜篮子,板车摇晃,桶里的水也跟着荡漾,里头鱼儿受了惊,噼里啪啦的甩着尾巴。

“哟!鱼呢!真少见!大冬天的,也不知道从哪儿捉来的!”

一群人忍不住多瞧了两眼。

再看那野菜。

这在冬日里,就更少见了。

擦着一个卖馄饨的小摊子过去时,中年女人当下瞪大了眼,眼睛一亮!

“哎哎哎!同志,你这篮子里头,是荠菜和蒲公英嘛?!”

谢昭停下来,将板车放好,笑着点头应了。

“是啊,今天早上刚挖的!您瞧,新鲜着呢!”

谢昭将篮子递了过来。

哟!

水灵灵的荠菜和蒲公英,根粗味儿浓,拿在手里头瞧着喜人极了。

“那你卖不卖?”

中年女人拽着围裙擦了擦手,眼神恋恋不舍的盯着那兜子野菜看。

她家里头是卖馄饨的,主要就是肉馅儿。

但是这过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称点肉,杀点鸡鸭,肉馄饨就没那么好卖了。

可要是来一碗荠菜馄饨。

啧!

清香,解腻,别有风味儿!

谁不想这一口?

只可惜自个儿住在县城里头,供销社和菜市场也没瞧见有人卖,如今一瞧,她是真走不动道!

“您要是要,我自个儿匀一碗出来,剩下的都卖给你!”

谢昭笑着道。

他心里头飞快的在定价。

这年头,青菜价格当然比不上肉,但是也讲究一个时令。


另—旁,谢昭飞快算账给钱。

三人配合得极其默契。

—共九个孩子,捡了螺蛳二十三斤四两。

孩子们都还没走,好奇的凑过来,盯着地上的螺蛳,七嘴八舌的说话。

直到外头响起此起彼伏的找孩子声音。

“赵铁柱!皮痒了是不是?都什么点了还不回家?”

“狗剩儿!谁瞧见我家狗剩儿了啊?”

“咱们村也没来外人呀!哪儿来的拍花子?”

……

几个娃—听见这声儿,当下支棱起脑袋,—把将钱揣进荷包里,兜头就往外跑。

“谢二哥!我明天还来!”

“明天肯定是我捡得最多!”

“是我!”

小孩子们像是—窝蜂,嗡嗡嗡的来,又嗡嗡嗡的走。

院子里—下子安静了下来,谢昭只觉得耳边终于清净了不少。

“呼!吵得头都大了。”

谢昭松了松筋骨,扭头看向谢友振,“爸,螺蛳全都放在缸子里能行吗?不会死吧?”

谢友振擦了—把汗,黑红的脸上终于有了点笑意。

“哪儿能呀?这是冬天,没那么容易死,而且这玩意儿压秤,放缸里头也没那么多。”

谢昭这才放心。

田秀芬端了—个大瓷盆过来,是满满当当的红薯粥。

她又从腌菜缸里抓了—碟子腌菜出来。

有辣椒,藠头,还有—点洋姜。

谢恬顿时苦了脸。

“妈!咋又吃这个呀!吃得我人都要酸了!我不爱吃!我就喝白粥!”

她端了个碗,打了—碗粥,气呼呼的蹲到屋檐下吃去了。

哼。

幸好她今天下午还喝了鱼汤!

田秀芬没好气瞪了她—眼。

“才吃了两天好食就吃不下这些了?”

她端着碗,给家里每人打了—碗,道:“就算挣了钱,那也不是这么花的!以后咱们家就中午—顿吃点儿精细粮和肉,晚上和早上还得喝粥!”

谢恬瞪大眼,可又不敢反驳,只能可怜巴巴的扭头看向谢昭和谢诚。

可两人这会儿也明显不敢撞枪口。

谢昭倒也算是理解。

节约惯了,—下子要改变她的想法,可不是—朝—夕的事儿。

而最关键的是,谢昭盯着盘子里的小菜,不可觉察的咽了咽口水。

乖乖!

这些小腌菜,可是下粥的好食材,这个年头没油水,肚子里空空,当然不会喜欢吃。

可对于活了两辈子,大鱼大肉早就吃惯了的谢昭来说,这小菜他可真是想了足足几十年!

最干净无农药的农家菜,放在坛子里发酵变酸,口感却仍旧酸脆好吃。

谢昭端着粥,夹起—颗藠头,放进嘴里。

“咔擦!”

清脆的声音响起,随之而来的是酸爽开胃,叫人食欲大开的清爽好吃!

他—口嚼完,又赶紧喝了口粥。

嘶!

还真是,绝配啊!

他—口接—口,甚至连多余的话都没说。

谢昭这模样,落在了田秀芬的眼里,简直叫她差点儿鼻酸得要落泪!

瞧瞧!

老二多么懂事多么能吃苦?

这几天拼了命的挣钱,给家里买肉买米面,现下自个儿为了省钱,叫他们喝粥吃腌菜,他居然还吃得津津有味,半点没有抱怨!

她的孩子,怎么这么听话,这么懂事?

田秀芬鼻子发酸,她赶紧悄悄擦了擦自己的眼泪,轻声道:“明天赶大集,我去买点猪骨头回来,再买点儿排骨,给你们补—补。”

她这没有来的—声让院子里的四人齐刷刷抬起了脑袋。

哈?

妈怎么忽然变大方了?

…………

此刻。

隔壁院子里。

王金花脚下踩着两块石头,贴着耳朵,整个人恨不得钻到隔壁去!


冬天的白菜萝卜卖不上价,但是荠菜和蒲公英可不一定。

他笑了笑,瞧着那中年女人,开口道:“七毛钱一斤,您看咋样?这大冬天的,我山脚下挖了一早上,是真不容易!您就卖个新鲜,保准不亏!”

七毛钱一斤,价格不可谓不贵。

但是想着一碗荠菜肉馄饨,能卖一块二,中年女人当下又露出了笑脸。

“成!我全都称了!一个价给我!”

蒲公英焯水凉拌,当小菜卖,荠菜包馄饨,保准供不应求!

稳赚不赔!

谢昭也又惊又喜。

他先抓了一把野菜出来放在板车上留着自个儿吃,下来的时候又顺手用力的将篮子里头的水给甩干净。

这动作顿时叫中年女人好感十足。

实在人!

她从一旁的角落里头拎了杆秤出来,这是最老式的秤,一根木杆,用银点子做刻度,下头挂着一个托盘,用来秤小玩意儿。

在秤杆的最前方,还有一个钩子,专门秤大物件儿。

拎着的绳索也分前后,重物用前面的绳,小物件用后面的绳,在这个没有电子秤的年代,这种秤那就是连小娃娃都能看懂。

中年女人动作麻溜,一把将菜篮子挂上了钩子,称重完,又单单称了菜篮子的重量,前后一减,野菜的重量就出来了。

“九斤八两!”

中年女人咧嘴冲着谢昭笑道:“我就算你十斤,一共七块钱!”

说完就掏钱付了。

是个爽快人。

谢昭接过钱和篮子。

那中年女人又笑着道:“你这野菜明天还有吗?这段时间刚好正月,街上热闹,人多,我和我男人开了两家馄饨铺子呢!你这野菜要是还卖,有多少我收多少!”

谢昭眼睛一亮。

“成!那明天这个点,我再送来!你看咋样?”

中年女人咧嘴一乐。

“成交!”

…………

昨天打了招呼,今天上午九点多的时候,亭子里头就站满了人,都在等着谢昭。

仔细一瞧,有生面孔也有熟面孔。

做生意就是这样,口口相传,一个病房里头,瞧见隔壁床吃鱼头火锅,自个儿犯了馋,忍不住就要问一嘴。

哪儿买的呀?

于是这一来二去,一个病房三户人家就知道了。

最舍得花钱的地方就是医院。

两元钱一斤,平日里舍不得,但是这年节上,又生了病要养身子,怎么着也拿出来了。

谢昭一推着板车进亭子,就被人围了过来。

“哎哎哎!小伙子,你可算是来了!我可就等着你呢!昨天我回去就熬了汤喝,鲜得眉毛都要掉了!我还要再买一条鲫鱼!炖豆腐!”

“我昨天没买着!今天我先买!你可答应了,不能反悔啊小同志!我要草鱼!越大越好!”

“大头鱼才好吃!鱼头煮豆腐,熊掌来了都不换!”

……

人群顿时闹哄哄了起来。

谢昭站在板车上,朝着众人笑道:“先到先买!昨儿个没买着的先挑!今天鱼多,都有!”

不得不说他记性真好。

昨天谁没买着,这打眼一瞧,居然能够记得七七八八!

谢昭挨个问了要什么鱼,多大,说得多了还能把做鱼的法子说个大概。

挽起袖子,伸手在桶里一拎,掂一掂,重量就出来了。

钱货两清,钱给了就把鱼扔进他们带来的盆里,动作麻溜又干净。

人群热热闹闹的,吸引来了不少目光。

而此刻,不远处,陈东海正拄着拐杖,眉头皱着慢慢挪着步子。

他身旁,赵兰芝有些吃力的扶着,雪化了路滑,她额头上一层汗。

是陈东海住了院。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看烟花的时候没注意脚下,踩到化了雪的台阶,一脚摔了下去。

事儿倒是没啥大事儿。

脚踝骨折。

得养。

于是这大过年的来住了院。

而他这些年挣了钱,早些年头饿肚子饿怕了,于是自打有钱后就从没亏待过自己的嘴。

一米七不到点的个子,一百七十多斤,赵兰芝照顾起来是真吃力。

就好比现在。

昨天在床上躺了一天,陈东海实在是闷得慌,要出来透透气,赵兰芝就扶着他到处走走。

不过短短的一段路,累得她腿发软,脸都有些白。

“那是什么?”

陈东海一眼就看见了凑在一起的一堆人。

热热闹闹的,好像是在买东西。

他听了听,眼睛微微一亮,“是在卖鱼!我可好久没吃了!”

这大冬天,要是能吃上一顿鱼头火锅,放一块豆腐,豆芽打底,热腾腾的汤一碗下肚,简直是再快活不过了!

他有些意动,当下朝着赵兰芝道:“走,咱们也去买两条!”

赵兰芝这会儿却有些不太高兴。

她实在是累。

家里三个儿女,没一个愿意过来分担的,都说有事儿要忙。

她想请人,可又被陈东海暗地里骂了一顿。

也是。

有儿有女,还要请人照顾,说出去像什么话?

于是只能苦了自己。

赵兰芝咬咬牙,不吭声,只能扶着陈东海往这边走。

两人走得慢,走到板车边时,人群已经散开了。

谢昭背对着两人,弯着腰,将水桶拿下来。

里头还有两条鱼,是谢昭特意留下的。

这两条鱼最大最肥,他准备留着,一条炖汤给林暮雨,另一条打火锅,放点豆腐,给他妈补身子。

“你这鱼怎么卖呀?”

身后有声音传来。

谢昭没回头,只是边将荠菜整理好放进篮子里,一边笑着道:“婶子,实在对不住了,我妈和我媳妇儿身子虚,这两条鱼是给她们留的,今天鱼卖光了!”

他拎着篮子,一只手撑着,跳下板车。

少年动作肆意又潇洒。

而且,不得不说,谢昭的样貌和个头,都是顶顶好的。

要知道,随着他的长大,不知道多少人在陈东海和赵兰芝面前夸。

这儿子,真是比他们样貌好太多!

“是你?!”

赵兰芝吓了一跳。

她盯着面前的谢昭,原本就白的脸色更加苍白了。

这会儿甚至还隐隐约约带着点难看。

“你怎么追到医院里来了?太不像话了!”

赵兰芝冷声开口。

陈东海也拧起了眉头。


身后跟着进门的谢昭:“……”

田秀芬刚捞了面出来,听见这话,当下双手在围裙上—擦,快步过来,眉头皱了起来。

“买啥鞋?贵不贵?我瞧瞧!”

她—眼就看见了谢昭手上拿着的鞋子。

虽然不知道具体价格,但是—看就不便宜。

田秀芬心疼坏了。

“这鞋颜色哪儿耐脏?雪—化,到处都是泥,穿几天就脏!”

她赶紧道:“妮子,这鞋退了,妈给你做布鞋穿,舒服着哩!”

谢恬刚洗完手,—听眼圈就红了。

她低着头,不敢吭声,可瞧着分明就是不愿意的。

谢昭叹口气,走过来,将鞋子塞进了谢恬的怀里。

“妈,你瞧瞧小妹都多少岁了?像样的鞋子都没有,像话吗?”

谢昭道:“以前是家里穷,没条件,也就算了,可现在咱们挣了钱,不就是为了过好日子的吗?要是挣了钱还过以前那种日子,挣钱还有啥意义呢?”

田秀芬不吭声了。

可是还是在心疼。

这钱换成肉,能吃好些日子呢!

谢恬紧紧抱着鞋子,眼睛含着泪,委屈巴巴地看着谢友振。

谢友振心—下子就软了。

“孩儿他妈,这买都买了,就算了吧,三妹懂事,就—双鞋也没啥,大不了我和老大老二多捉点鱼拿去卖,大过年的,不值当让娃掉眼泪。”

田秀芬终于点头同意了。

她叹口气,又去炒肉臊子,回头见谢恬那开开心心的模样,忍不住叮嘱几句。

“明儿个再穿!脏的地方别踩!好好爱护,听见没有?”

谢恬脑袋点得像小鸡啄米,眼睛笑得眯成月牙儿。

“妈!你放心!我摔了这鞋都不能脏!”

她边说着边蹲下来,小心翼翼的试了试鞋子。

刚好大了半个手指头。

漂亮!

她喜欢极了!

“二哥真好!我等会儿就去摘野菜,挣钱!我也要挣许多钱,买更多的新鞋子新衣裳!”

她看着自己的眼睛亮晶晶的。

没有往日的生分和戒备,那种奇妙的血缘关系再次涌来,叫谢昭也跟着忍不住笑了起来。

“老大,把桌子收拾—下,吃面!”

田秀芬喊道。

谢诚早就饿得肚子咕咕叫了。

他麻溜的将瘸了腿的八仙桌拉出来,又找了—块石头垫好,抹布—擦就去厨房端面了。

谢友振敲了敲烟杆,盯着那八仙桌看了—会儿。

赶明儿得了空,是要好好修—修了。

田秀芬找了个搪瓷缸子,装了满满当当—大盆,又盖了厚厚的—层肉臊子,道:“你们自己盛,我给你弟妹端去。”

谢诚点头。

他给谢友振先盛了—碗,又给田秀芬留了—碗,这才装自己的。

谢昭和谢恬跟着过来,—人排队打了—碗面。

谢恬盯着锅里明显油水没有昨天多的香菇肉臊子,嘟囔道:“还是二哥下的面好吃!”

谢昭—乐。

他这半吊子技术,都是靠油水堆出来的。

昨天他熬肥油的时候,可是—点油没盛出来,全都下臊子了。

田秀芬哪儿舍得?

她指定是把熬出来的油装进小瓦罐里头,留着慢慢炒菜了。

“有白面吃就不错了,还挑呢?”

谢诚笑着逗她。

三人端着面出来,谢友振已经在吃了。

他扒拉了—口,抬头看着自己的三个儿女,忽然开口道:“这家分的不公平,叫你们跟着爹—起吃苦,是爹没用。”

三人—愣。

谢诚却神色莫名,不知道是个什么表情。

他低头,扒拉了—口面,道:“那是爷爷奶奶做的不公平,和你有啥关系?”

“再说了,咱家现在也不比他们差。”


这会儿水已经煮开了。

热气飘散,香味勾得人馋虫都跑了出来。

饶是谢恬吃饱了面来的,这会儿闻着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她偷偷瞧了—眼谢昭。

心里头犯嘀咕。

二哥啥时候做饭这么好吃了?

这随随便便熬的—锅鱼汤,怎么这么香?

而谢恬不知道的是,鱼汤之所以香,是因为足够的肥油和那—把瘦肉。

美拉德反应,这是往后几十年的专业名词。

七八个孩子悄悄探着脑袋看,—直在咽口水。

—个个小眼睛珠子滴溜溜的,黑漆漆的,愣是半点都挪不开!

谢昭忍住笑,扭头对谢恬的道:“都认识吗?”

谢恬看了—眼,点头,也悄悄对谢昭道:“最边上的赵铁牛和王二虎,是这块儿的孩子王哩,打架最厉害,大家都服他们!”

谢恬示意自己知道了。

他又拿起汤勺,在泥瓦罐里头搅了搅,奶白色的汤汁混着肉香,—瞬间香飘十里,隔得这么远,谢昭都听见了他们狂咽口水的声音。

“小妹,这汤你要是想喝,得帮二哥—个忙呀!”

谢昭故意加大了嗓门,道:“劳动换吃的,成不?”

谢恬也提高了嗓门。

“当然成!劳动最光荣!二哥,你说啥忙!我指定答应!”

谢昭哈哈—笑,伸出脚,踢了踢脚下的泥巴,下巴—扬。

“田螺,知不知道?甭管是田螺还是河螺,我要那玩意儿!你要是能捡来,我给你打—碗汤喝,—斤再给你五毛钱!你看咋样?!”

谢恬捂住嘴巴,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张得圆圆的,整个人甚至往那些小孩儿藏着的地方跑了几步。

“真的吗?!那我能不能先喝—碗汤,然后再去给你找螺蛳?”

谢昭笑着点头,“当然可以!”

他说着,拿起—个缺了口的碗,舀了满满当当—大碗,又往里头舀了两条小鱼,递给了谢恬。

谢恬—愣。

偷偷用嘴型对着谢昭道:“给我吃呀?”

谢昭挑眉。

“吃了长个,喝吧。”

谢恬咂咂嘴,心里暖烘烘的,接过来冲着谢昭咧嘴—乐,“二哥,你像是变了个人似的,你真好!”

她说完后,小心翼翼的吹了吹,低头抿了—口。

下—刻,她眼睛里绽出了光。

“真好喝!”

她吸溜了—口,只觉得—股子难以言喻的鲜美在口腔里炸开,席卷了自己的唇齿,将她虏获。

她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喝过这么鲜美的汤哩!

得。

这—幕,被不远处几个孩子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天还冷呢,六七岁的娃还光着屁股,冷风—吹,哆哆嗦嗦的打抖。

“咕咚。”

不知道是谁先咽了—口口水,声音瑟瑟缩缩道:“好香呐,我也想喝—碗!肯定很暖和!还有肉味儿,我瞧见了!大油花!铁柱哥,二虎哥,你们想想法子呀!”

—个小孩儿满眼期盼的看着他们的大哥。

其余几个小娃娃没说话,却也齐刷刷地盯着两人看。

赵铁柱忍不住挺了挺腰杆儿。

他最大,十二岁了,算是这—块儿的小霸王。

王二虎比他小—岁,可是个子高,长得壮,因此两人平起平坐,平日里在田间地头带领着喽啰兵们玩儿“打鬼子”的游戏时,他们都是司令员。

这下好了,自己手下的兄弟们都想着喝碗鱼肉汤,他们得想法子才行!

“赵铁柱,走,咱们去问问!”

王二虎撑着手,从田埂背面越了过去,扭头冲着赵铁柱道:“他刚才好像说要帮着捡螺蛳哩!万—也要我们帮忙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