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春杏林西西的女频言情小说《快穿:冤种全家被我乌鸦嘴后逆袭了全文》,由网络作家“米彩豆”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弟被野猪拱,他们不是吃上了野猪肉。小弟被鱼咬,他们马上就能吃到鱼了。是不是?这样一想,确实是好事。他妹妹才不是乌鸦嘴呢!林东不想小妹被冠上这三个字,担忧妹妹因此不高兴,很郑重的和林西西说:“小妹你想啊,这也不全是坏事,牺牲你小哥一人,我们全家吃上了野猪肉,晚上还能喝到鱼汤,吃上鱼肉,这样一想,是不是还挺好的,所以小妹你不要有负担哦。”林西西倒是没怎么,觉得这大概就是她穿越的金手指了,乌鸦嘴是好是坏,这个说不准的,看用在哪里。虽然她二哥吃了点苦头,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好处的,最起码二哥短时间内不敢上山下河,学校很快开学,他能消停一阵子。林西西想到书里可是写大哥很会打架的,更因为打架干出一番事业。她不想大哥打架,她喜欢大哥,大哥真的很暖,...
《快穿:冤种全家被我乌鸦嘴后逆袭了全文》精彩片段
小弟被野猪拱,他们不是吃上了野猪肉。
小弟被鱼咬,他们马上就能吃到鱼了。
是不是?
这样一想,确实是好事。
他妹妹才不是乌鸦嘴呢!
林东不想小妹被冠上这三个字,担忧妹妹因此不高兴,很郑重的和林西西说:“小妹你想啊,这也不全是坏事,牺牲你小哥一人,我们全家吃上了野猪肉,晚上还能喝到鱼汤,吃上鱼肉,这样一想,是不是还挺好的,所以小妹你不要有负担哦。”
林西西倒是没怎么,觉得这大概就是她穿越的金手指了,乌鸦嘴是好是坏,这个说不准的,看用在哪里。
虽然她二哥吃了点苦头,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好处的,最起码二哥短时间内不敢上山下河,学校很快开学,他能消停一阵子。
林西西想到书里可是写大哥很会打架的,更因为打架干出一番事业。
她不想大哥打架,她喜欢大哥,大哥真的很暖,爸妈刚才都没想到要关心关心她。
换作平常的小姑娘被人说是乌鸦嘴,多少会郁闷些的,性格在内向些的说不定以后都不敢和人接触,大哥就很会关心人啊,还宽慰她不要有负担,虽然她确实没有。
林南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说妹妹是乌鸦嘴,妹妹会不会不高兴。
毕竟要是换作自己是不喜欢被人说成是乌鸦嘴的。
“妹妹二哥以后不说你是乌鸦嘴了。”
林西西笑,好像除了爸妈心大一点,大哥二哥都很好。
林东和林南看小妹笑容甜甜的,一如既往,心里都松口气,他们也害怕妹妹因此不高兴。
“大哥二哥你们有空教我识字吗?我想学认字。”林西西想试下俩哥哥的水平在哪里。
一个上四年级,一个上三年级,给准一年级的小学生提前补课应该是可以的吧?
林东林南一个比一个往后退的快,边退边说:
“小妹,让你二哥教你,我去帮奶去地里干活。”
“妹妹,还是让大哥忙完在教你比较好,我也去帮奶干活,奶答应的白米饭咱们还没吃上呢,我去找奶催一催。”
只是一年级的书,她俩哥哥不可能都不会吧?
林老四眯了一小会,没有真的睡着,三个小孩的对话他差不多都是听到了的,看闺女呆愣的样子很可爱,大手揪了下她的小辫子,“晚上我就和你奶说,让我们家小丫头去上学。”
“谢谢爸爸。”林西西躲开她爸的手,她的发型要乱了,她今天对着水盆看过,小揪揪扎的她很喜欢,变成小孩子后她心态都变得像小孩,当然是原本年纪也不大,扮小孩没什么违和感。
林老四说到做到,这种时候他还是很靠谱的。
傍晚,等他老娘分好饭。
正当准备和老娘提一提的时候。
就听到他三哥搓着手说:“爹娘,立秋和冬至俩丫头年龄不小了,我想着等过几天学校开学让她们去上学,多少识得几个字,将来不至于当睁眼瞎。”
自从上次他打了二闺女一巴掌,都不怎么理他了,闺女好不容易求他,他就答应了。
家里的孩子都上过学,小妹还在读初中呢。
大哥家的孩子也都读过,一个读了小学毕业,一个读了初中毕业,最小那个还在读呢。
二哥家的孩子和四弟家的都读着呢。
林老三觉得闺女求他的时候都快哭了,他觉得这事没什么难度,没道理几个兄弟家的孩子都读了,不让他家的去吧?
可就她这辈子的爸妈,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让他们去创业也有点难。
这个年代没有创业这么一说,现在不可以私下随意买卖,那叫投机倒把。
大哥林东倒是可以,小小年纪挺稳重的,武力值高有脑子。
二哥最多的心眼子就是在吃的上面,显然也不太符合。
看来家里最靠谱的还是她大哥。
可是大哥现在才刚十一岁,还是个孩子,能去干啥呀?
据说打架厉害武力值高,上辈子跟人去当打手的,混的不错。
不行不行,这个钱挣的太辛苦,关键还有人身安全问题,有命挣没命花也是不行的。
她见过啃老的,没见过啃哥哥的呀。
都不合适,那她自己来?
不不不,太辛苦,她做不来,看来她只适合吃学习的苦,她脑瓜子还是挺好使的。
爸妈还是有优点的吧?
最起码知道疼崽崽。
爸妈为了他们的崽崽们是可以适当的吃点苦的吧?
林西西思索自己怎样才能成为白富美,梦想要有的,生活太乏味单调,有点期盼就像是在白开水一样的日子里加点糖。
回过神,就发现她妈和她二哥两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她,确切的说是盯着她的嘴巴。
“妈妈,二哥?”
“妈,妹妹也没什么不同啊,就是长的好看点,咋是个乌鸦嘴呢?”林南扭头和李春杏说。
李春杏点点头,赞同的说:“是呢,没什么特别,难不成是凑巧了?”
“不可能。”林南想也不想的拒绝了,全家就只有他自己确切体会过妹妹乌鸦嘴的厉害,想起来屁股疼,脚趾头也疼。
李春杏扫了一眼门口盆里的鱼,正在水里吐着泡泡呢,那丁点儿的不确定又消失不见。
林西西:“……”不是,你们两个礼貌吗?
快中午林老太带着一群孙子孙女从自留地回来,院子墙边堆起一堆南瓜,是用板车拉回来的。
这只收了一半,下午继续去。
还有冬瓜木瓜没收。
看着多,这些是储存一整个冬天吃的,算下来家里这么多人,也不算多。
做中午饭李春杏起来帮忙了。
林老太没好气的说:“舍得起来了?”
李春杏脸不红气不喘的说:“娘,我肚子不舒服才休息的,我感觉这会儿是好点了,娘您年纪大了,还要为咱们这个家操劳,我哪忍心躺的下去,强撑着起来,我多做点,娘你就能少累点了。”
林老太听到小儿媳妇这话,虽然知道小儿媳妇嘴上说的好听哄她开心,听了也稍微舒坦点,最起码有嘴啊,就怕什么都不干,连个嘴都不长。
她这段时间被林冬至整的确实心里有股怨气,她对这个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一个小辈竟然指着她说偏心,要分家单过去,虽然事情过去了,但在她心里到底留了疙瘩。
李春杏在老太太跟前多少刷了点好感度。
秋收接近尾声,地里活还是不少的,也是很累的,至少从现在到天冷都是有活干的。
翻地深耕,沤肥撒肥料,现在都是农家肥,播种,浇水等等。
地里的活计繁琐的很,为了明年的收成,一样一样的都得干,一步不能省去。
上工的人陆陆续续回来。
林大伯娘看到李春杏,揉了下酸疼的后腰,心道,同人不同命,“听四弟说你今天肚子不舒服,现在好点了吗?”
“大嫂,谢谢你关心,我好一点了,不过,还是有一点不舒服,我这不是看咱娘辛苦一上午了,我哪能安心的休息,稍微好点就赶紧来帮帮忙。”
林大姑脸型和下巴长的像林老头,眼睛和鼻子嘴巴长的像林老太,是很明艳大气的长相,笑声很爽朗,家里的孩子她都能准确的叫出名字,每人给了两颗糖。
林南是个吃货,接过糖眯着眼笑的合不拢嘴,围着林大姑转,口甜的喊着大姑姑长大姑姑短,
突然,右脸被揪了一下,林南吃痛,捂住脸,“小姑姑你手劲真大。”
林小姑名字叫林雪梅,这会儿不满的看向林南,“哼,我看你眼里这会儿只有你大姑姑,我回来你都没叫我呢,是不是因为我没有给你糖吃。”
“那哪能呀小姑姑,我可是最最喜欢你了,好多天没见你,我都想你了,倒是小姑姑你,你说你是不是在大姑姑家住的乐不思蜀了,都不回家。”林南还没吃糖呢,那嘴巴就和抹了蜜一般。
林小姑挑眉,“小南你不一般了啊,都会用四字成语了,还乐不思蜀,你知道咋写的不?”
林南挠了挠后脑勺,应该会吧?
林老四和林小姑都是林大姑带大的,所以他们的感情都不错,林大姑和林小姑待四房都很亲近。
从林小姑对林南的语气中就能听出来。
林大姑稀罕的把林西西拉到跟前,仔细看了看,“娘,你瞅瞅西西,大眼睛双眼皮,比我上次见变白了些,越长越好看。”
林西西装作腼腆的笑了笑。
林冬至顺手把糖装到兜里,不要白不要,她不是真的小孩儿,糖对她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先收着,以后万一对她有用呢。看着房间里的几人亲热的说话,觉得没啥意思,她不耐烦待在这。
林大姑是个玲珑人,自然也不会冷落林冬至,都是侄女,虽然和四房走的近,但也不会厚此薄彼,也是捡着两句夸了夸林冬至。
林冬至面对夸赞没什么特别的表情,神情始终淡淡的。丢下一句‘她去捡柴’就背着背篓就出门了。
林大姑注意到林冬至的变化,这眼神这表情和上次见面一点儿也不一样,上次回来可是看都不敢看自己,给她一颗糖,都能捧着糖激动的脸红彤彤的,结结巴巴说了句谢谢,心里有疑问,林大姑就问了出来。
一说起这个,林老太好心情都要维持不住了,“谁知道呢,不知道撞了什么邪,现在整天拉着脸,跟欠她钱一样,感情给她吃给她喝还欠她的了,这丫头总觉得你三哥三嫂干的活多,她家吃亏了,闹着要分家单过去。”
林大姑听的一愣一愣的,真有点不敢相信这么大点的孩子就这么有主意,这侄女也就比她儿子大两三岁吧,她家俩孩子整天只知道吃玩睡,跟两头猪一样,一丁点心眼都没有,大两三岁心眼就差这么多?
娘家的事,林大姑一个出嫁的闺女不能管太多,说了两句宽慰她娘的话,转而扯了别的话题。
林大姑这次回来,一是来给爹娘送点肉,有一斤肉,都是上等的肥肉,肥肉是一等肉,大家都抢着买肥肉,最是紧俏,卖的很快,去的晚了都买不到。
这肉让爹娘秋收补身体,她孝敬爹娘的,也知道爹娘不舍得自己吃,肯定会拿出来一大家子一起吃。
不过,这个林大姑就不管了,她的心意到了,随便爹娘怎么支配。
还有第二件事,就是把林小姑送回来。
自从中学放假,林小姑不愿意回来,回家得干活,她不愿意干,就去林大姑家里躲几天,这一去就住了好几天。
林老太气的手指都要颤抖了,“好好好,分分分,省得你看我这个老太婆碍眼。”
林老头严肃的拿着烟锅往桌沿磕了下,“老三,老三家的,分家是你们的意思还是孩子的意思?”
“爹,不分。”林三伯瓮声瓮气的说。
林三伯娘孙四盼吓的心脏都快停止了,道:“爹娘,孩子烧糊涂了,说胡话呢,我这就带她到屋里给她用凉水擦擦退烧,爹娘,咱们不分家。”
林三伯娘孙四盼平常最不会说好听话,被二闺女的胡言乱语都吓的懂语言的艺术了。
这一场闹剧最终落下帷幕。
林老太气的晚上没做饭。
还是上工回来的妯娌几个合力做的饭。
林二伯娘也被今天的事情给震惊到了,因着这个,林二伯娘做饭的时候都没敢唧唧歪歪的抱怨。
累死累活的干一天活,回到家没饭吃,还得自己拖着疲惫的身体做饭,往常到家婆婆都是做好了饭的,这样一对比婆婆虽然有点偏心,倒也能让人接受,为了以后天天下工吃现成的,看来也得把婆婆哄好。
林老太晚饭气的没吃。
林老头干了一天活原本下工的时候饿得很,心里憋着气,吃的没有以往舒坦,今天也有点被老三家的闺女气到,端着碗去大门外面吃去了。
晚饭吃的尤其安静。
大人脸色都很郑重,直接影响了孩子们的心情。
孩子们也都很会看脸色,吃饭难得没有争抢。
晚上吃了饭几个妯娌一起动手收拾了。
几房回到屋里关上门,每对夫妻俩不由都说起悄悄话,对于今天发生的事都有自己的意见。
大房。
林大伯娘对分家这个事暂时是不同意的,为什么,那自然是大房的大儿子大闺女年纪眼看都大了,闺女嫁人得陪送嫁妆,这是一笔支出。大儿子到了年纪要盖房子,娶媳妇的钱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不分家,嫁妆和房子自然是公里出,这方面是不分家的好处。
分家呢,自然也是有好处的,比如她自己可以当家做主了,不用一大家子在一起叮叮当当,但最后结果是弊大于利。
即便是分家,家里的财产平均分,公婆能拿出来多少钱分,最少得分成五份,四房一人一份,公婆还得留出来一份体己钱,最后分到手里能有多少?想来不太多。
二房也没闲着,刚才吃饭的时候没敢说话,怕触老太太霉头惹一顿骂,林二伯娘都快憋坏了,往常她是最爱说话的。
今天正房里嚷嚷着分家啥的,说实话她是有点心动的,分家的话对二房来说是好事。
她和她男人都有把子力气,俩孩子都十岁多,也算是半个劳力,如果能分家就凭她和她男人都不是懒人,挣的工分不少,养活孩子没有问题。
只是分家这事想想也就算了,有公婆在,家不是这么容易分的。
三房的气氛就有点沉重了,林三伯娘孙四盼坐在炕上抹眼泪,满面愁云,“二丫头,你今天这是怎么了?胆子咋这么大,怎么啥都敢往外说。
你奶让你干啥你就去,干啥和她对着干,真不让人省心。
不光是咱家,你看哪家的小孩儿不帮大人干活,你别怨你奶,你奶也不容易,一大家子她哪能面面俱到。
这下把你爷奶都给得罪了,这可怎么办。”
林三伯胡乱的抓抓头发,沉默的蹲在墙根。
到了这个时候林冬至也知道自己鲁莽了,分家是个大事,不是她随便闹两下就能分了的。
不过,她不后悔,以后她不会惯着任何人,包括她爷奶。
“娘,我就是觉得不公平,凭啥咱三房啥累活脏活都该咱们干?还有四婶整天欺负你,把她的活都推给你做,凭啥啊。
娘你想想,要不是咱们三房任劳任怨,大房二房都还好,就四房那小日子能过的这么舒坦?四叔四婶又懒又馋,他们自己都养活不了,何况还有仨孩子,能养这么好?这是吸咱三房的血给他们养孩子。
咱们干那么多活也没人记着咱们的好,四房的人还能时不时吃个鸡蛋,我和我姐吃到啥了?
啥都没我们的份,还有爷奶那么偏心,他们屋的好东西可曾给过我和我姐一口吃?
反正爷奶对我不好,以后别指望我孝敬他们。”
林三伯娘皱着的眉头能挤死苍蝇,“二丫头你咋成这样了?以前你不这样啊,你爸和你四叔是亲兄弟,闹这样多难看,还有你爷奶,都是你的长辈,以后不能在和你爷奶顶嘴了,还有那些大逆不道的话就别说了。”
林冬至默了默,上辈子她娘就是这样没主见,婆婆和男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一点儿自己的主见都没有,你说什么,她娘都会说好。
她爹呢又愚孝,看侄子比看自己闺女还重要。
他们自己这样也就算了,连带着要自己的孩子也跟他们一样任劳任怨。
上辈子呢,她奶托人给她说亲,说来说去,最后她四婶给介绍了一个男人。
竟然为了二百块彩礼,要把她嫁给一个比她大五岁的老男人。
她奶是想把她往火坑里推呀,还说那男人大点才会疼人,踏实稳重,虽然退伍了,但有一大笔退伍费,嫁过去就享福。
会疼人让林西西嫁过去啊,反正是四婶说这人好。
既然好就让四婶闺女林西西嫁过去享福,这福气她不要。
这二百块钱彩礼说的好听是彩礼,说的不好听就是卖闺女钱。
谁不知那男人有克妻的名声,全家都瞒着她,最后还是让她给知道了。
那老男人有两任未婚妻都没等到结婚就出意外死了,那男人克妻的名声传遍了。
家里人一点儿也不心疼她,万一她也被克死呢,那人还因为以前当兵的时候留下过暗伤,虽然能跑能跳的,但也不能继续当兵。
都夸他为人好,人好有啥用啊,关键是命硬的,会克人。
她不愿意嫁,什么反抗的法子都用了,哭闹,绝食,都不管用。她爹娘和爷奶都铁了心让她去死,还美名其曰说是送她享福,享个屁的福。
后来还是她求了她姐,背着姐夫拿了家里的钱给她连夜离了家,那时候经济刚刚开放,怕被家里人找到,辗转多地,身上的钱快花光了。
她好不容易找了份饭店打杂的工作,干了有几个月,一开始还好,后来那饭店的老板背着老板娘对她动手动脚,她害怕极了,她想走,奈何老板故意为难她,不给她结工资,手里没有钱哪里也去不了。
后来,饭店老板知道她在那座城市里没有亲人,胆子更大了,同饭店的学徒工方志云救了她,那方志云是本地的,那老板也不敢对他怎么样,只不过他们两人都被老板找理由扣了些工资给撵出去。
早饭就是玉米红薯糊糊,拌野菜,大人再加一个窝窝头,小孩子没有。
林西西喝了少半碗糊糊,剩下一点喝不下去给林南喝了。
林南觉得没白疼这个妹妹,“妹妹你等着,哥给你带好吃的回来。”
“林奶奶,西西她在家吗?我们喊她一起去捡稻子。”是隔壁的小花小兰姐妹俩。
大点的是姐姐叫小兰,年纪和林西西一样大,小花是妹妹。
小兰身上背着一岁多的弟弟有根儿。
林老太对外面其他人态度还是很好的,不至于一直黑着脸,“是小兰和小花啊,西西在呢。”
林西西听到声音从屋里走出来。
“西西去我屋里拿你的小篮子。”林老太说。
林西西脆生生的应了一声,蹦蹦跳跳得去拿篮子。
林老太略尖酸刻薄的脸微微柔和了下,转瞬即逝。
小篮子就在桌上放着,林西西一进屋就看到了,篮子里有块布手绢,林西西好奇的打开看了看,里面是半块桃酥,看完又包好放在篮子里。
林老太依旧凶巴巴的,“半晌饿了记得把桃酥吃了,你爹给你留的。”
“谢谢奶奶。”林西西心里惊讶,面上不显,依旧甜甜的道谢。
他爸林老四醒来洗了把脸就出门了,还记得让老太太给她桃酥吃?她有点不信,她爸虽然有父爱,显然没有这么多。
口是心非的老太太有点可爱。
“西西,我们今天去西面地里捡,我和小花刚才听路过的大人说那边没有小孩子捡,我们保准可以捡不少,是吧小花?”
小兰赶紧和小姐妹分享她刚得到的消息,还不忘得到妹妹的赞同来证明她说的是真的。
小花是姐姐的小跟班,平时跟着她娘的时间还没她姐姐时间多,一向都是听她姐的,闻言点头。
“好,那我们听小兰的。”林西西不知道去哪捡,小兰提出来去哪自然都行。
林西西看小兰身量还没她略高一些呢,后面背着她弟弟也走的很快,在现代六七岁的小朋友还被家里人宠着惯着呢,在这里不止要带弟弟妹妹,还要干家里的活,能顶上半个大人了。
小兰带路来到这片地里,“西西,你看我没有骗你吧,我们赶紧捡,等会儿这片地被别人发现就没得捡了。”
林西西点点头,“好,小兰,谢谢你带我来这里。”
还从来没有人对她说谢谢呢,小兰脸一下子就红了,觉得自己今天把西西带这片地来是正确的,自己没有交错朋友,西西值得自己对她好,“没什么,你上次还给我半块糖呢。”
说了几句话,三个小朋友就散开来,一人一小片。
应该说是四个。
小兰背后背着一个一岁多的奶娃子,到了地方,小兰就把她弟弟有根放在地头玩。
林西西小的时候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每次碗里剩饭没吃完,奶奶就会讲她们那一代人是挨过苦受过累,物资匮乏,连白面馒头都是奢望,过年过节都不一定能吃上一口。
当时听的时候林西西也就当做个故事来听,等她意外穿越到这个年代才能体会到奶奶说的话。
一粒米九斤四两力。
倘若有幸回到现代,她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捡了半晌,林西西皱着小眉头看了看小篮子,浅浅的一层,勉强能覆盖住篮底。
和小兰小花碰面时,小兰还夸她厉害捡的多,那语气就像她夸她妹妹小花一样,一听就是哄小孩子的。
林西西仔细在脑海里搜索奶奶讲她那个年代的事情,希望能找到有用的信息。
有了,她记得奶奶说小时候捡稻子和麦穗,哪天幸运了找到田鼠的窝会有许多额外收获。
秋收不止人忙着屯粮,小动物们也忙着储存过冬的粮食。
她爷爷在一旁种他的小青菜,时不时的会插上一句,还自卖自夸的说他十几岁时最会找田鼠的洞了,她奶就是看重他有这手艺,会偷田鼠的粮食不让她挨饿才同意嫁给他的。
自然不是这样的,她爷那是故意逗她奶开心的。
还有许多有趣的事。
比如田鼠的地洞非常精妙,四通八达,还分成几个功能区,有卫生间,有储藏室,甚至还会有育儿室。
记得她当时还笑说田鼠小生活还挺精致的,精致鼠,会享受生活呀,居住的地方干净,住起来也舒心呀。
林西西根据脑海里的信息试一试,有用最好,没用也没有损失,这块地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小孩子,稻子捡的差不多了。
稻田两边是田埂,梗外面的边缘是大土堆,上面有不少杂草。
田鼠走直线,一次次运输粮食总会留下痕迹的。
林西西耐心观察,慢慢的走,捡了根小棍,觉得像田鼠的地洞就用小棍试一下。
外面人看见也以为她在玩。
试过好多次,日头越来越毒辣,林西西差点就要放弃,终于让她给找到一个。
还真被她挖出来些稻穗。
一般田鼠的洞旁边是什么粮食就会储存什么。
这儿是稻田,地洞里就有稻穗。
虽然不多,林西西也很高兴,证明她这个办法是可行的。
小兰过来和林西西说要回家做饭了,问她回不回。
林西西便把刚才找到田鼠窝的事说给小兰,又说了田埂上会有许多田鼠窝。
小兰以为她想抓田鼠改善生活,意外找到田鼠的粮食,现在只要是活物都不会放跑掉,蚂蚱青蛙都是有人吃的,在小也是肉啊。
林西西又看了下小兰篮子里,比她要多,就小花的篮子里也比她多。
小兰重新把她弟弟放在背篓里,背在身后。
先去把捡的稻穗换成工分。
虽然换的不多,也只能换粗粮,那也很不错,哪怕换上一个工分,积攒多了也是很可观的数字。
林西西换了一个工分,回到家立马去和林老太炫耀去了。
自从知道林老太不像表面的凶巴巴样,林西西就不怕她了。
小丫头神气活现,脆生生的邀功,“奶奶,我今天捡了许多稻子,换了一个工分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