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欧米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穿越隋末:氪金就变强 番外

穿越隋末:氪金就变强 番外

漠北剑客 著

现代都市连载

这时,义城公主和萧太后这时也来到了,杨正赶紧起来,带领官员把两位迎接入席。萧太后坐下后,问道:“陛下,人都到齐了吗?”“到齐了。”“那开宴吧。”“是。如兰,吩咐开宴。”杨正安排说道。如兰连忙回答:“是”。酒菜陆续的端了上来,除了原有的这些,杨正还兑换了一些二锅头白酒和红酒,不过都是坛装的。然后每人又加了半只烤鸭。酒菜上齐后,杨正说:“开宴”。音乐奏了起来,宫女太监帮忙倒好酒,杨正举杯说:“诸位都是随我奔波万里的,我在此敬各位一杯,感谢你们不离不弃。多说一句啊,桌上透明的酒是烈酒,要小口喝,大口容易醉。来来,诸君,饮胜。”“谢陛下。饮胜。”众大臣连忙站起说道。喝完一杯,杨正说道:“诸君,吃菜。”说完来到了义城公主桌旁,道:“姑姑,宴席...

主角:杨正周文   更新:2025-04-11 15:5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杨正周文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隋末:氪金就变强 番外》,由网络作家“漠北剑客”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这时,义城公主和萧太后这时也来到了,杨正赶紧起来,带领官员把两位迎接入席。萧太后坐下后,问道:“陛下,人都到齐了吗?”“到齐了。”“那开宴吧。”“是。如兰,吩咐开宴。”杨正安排说道。如兰连忙回答:“是”。酒菜陆续的端了上来,除了原有的这些,杨正还兑换了一些二锅头白酒和红酒,不过都是坛装的。然后每人又加了半只烤鸭。酒菜上齐后,杨正说:“开宴”。音乐奏了起来,宫女太监帮忙倒好酒,杨正举杯说:“诸位都是随我奔波万里的,我在此敬各位一杯,感谢你们不离不弃。多说一句啊,桌上透明的酒是烈酒,要小口喝,大口容易醉。来来,诸君,饮胜。”“谢陛下。饮胜。”众大臣连忙站起说道。喝完一杯,杨正说道:“诸君,吃菜。”说完来到了义城公主桌旁,道:“姑姑,宴席...

《穿越隋末:氪金就变强 番外》精彩片段


这时,义城公主和萧太后这时也来到了,杨正赶紧起来,带领官员把两位迎接入席。

萧太后坐下后,问道:“陛下,人都到齐了吗?”

“到齐了。”

“那开宴吧。”

“是。如兰,吩咐开宴。”杨正安排说道。

如兰连忙回答:“是”。

酒菜陆续的端了上来,除了原有的这些,杨正还兑换了一些二锅头白酒和红酒,不过都是坛装的。然后每人又加了半只烤鸭。

酒菜上齐后,杨正说:“开宴”。

音乐奏了起来,宫女太监帮忙倒好酒,杨正举杯说:“诸位都是随我奔波万里的,我在此敬各位一杯,感谢你们不离不弃。多说一句啊,桌上透明的酒是烈酒,要小口喝,大口容易醉。来来,诸君,饮胜。”

“谢陛下。饮胜。”众大臣连忙站起说道。

喝完一杯,杨正说道:“诸君,吃菜。”

说完来到了义城公主桌旁,道:“姑姑,宴席后先不要回去,我有事和你说。”

义城公主疑惑的看着杨正:“好的。知道了。”

酒至半酣,看着众人半醉半醒,杨正对如兰点点头,宴会场传来一阵优美的众人从未听过的曲子。接着一阵婉转悠扬的歌声,伴随着舞台上舞女的舞姿映入众人眼中耳中。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髯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一首唱毕,在场在众人已是双目微红,萧太后、义城公主更是眼角含泪。

还没等众人收拾心情,下一首歌又幽幽传来。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歌曲唱完,舞姬退了下去。现场一片抽泣的声音,在场众人皆泪流满面。身背国破家亡负担的萧太后,义城公主更是以手掩面,泣不成声。

杨正自己同样如此,双目含泪,一口干掉了杯中的二锅头,体会了下烈酒穿越喉咙,直达胃里的灼烧感。

“砰”,一声巨响,杨正摔了自己的杯子,大吼道:“诸位,尔等随我来此已数年,这些年来,国破家亡的仇恨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了我的心上,让我不思饮食,让我坐立不安,让我每日泪流满面。直到有一天,我做了个梦,在梦中,我擦干眼泪,拿起身边的锤子,向压在我心上的那块巨石狠狠的砸去,直到把它砸的破碎,我的心才重得光明。

“醒来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所有压在自己身上的石头,只有自己去砸碎,也只能自己去砸碎,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人能够帮你。”

说完看着殿下的百官,“我大隋现在只有这些人了。但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待他日我大隋复立,你们就是我大隋的蔚僚、李斯,王翦、王贲,名留青史。”

“愿随大王复立大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众臣听到这,纷纷站立大吼道。

“我明日离开后,大小事务皆由萧尚书裁决。请诸君在此隐忍五年,五年之内,我必率军回来。”

“是,陛下。”众人答应道。

“我醉了,先回了。明日留守大臣,不得送行。此乃圣旨。”杨正看着时间也差不多了,便说道。

众臣面面相觑,连忙行礼回答:“是。臣等恭送陛下。”

杨正说完转身,来到萧太后身边,看着还在流泪的萧太后,说:“皇奶奶,我醉了。先下去了。明日我就直接出发了。您在此保重。”

“哎,我也回去了,你在外面万事当心,一切三思后行。”萧太后听到这,也起身离去。

“恭送太后”义城公主,杨正行礼送别。

义城公主和杨正来到库房,:“姑奶奶,孙儿为你准备了五百套铠甲兵器。这些留给你,一定要隐藏好。万一定襄有变,立刻杀出重围。一直向北,应该能找到我了。我准备先一统漠北。征兵备战。”

“哎,也只有漠北合适了,不过那里没什么物产啊。”义城公主想了想,说道。

“这你可说错了,漠北那有无数的金矿、铜矿、铁矿,卖矿产都够用的了”。

“那种蛮夷之地居然有金银?”义城公主震惊的问道。

杨正点了点头,说道,“嗯。就是人口太少。全算上恐怕也就一两百万。不过正因如此,我带的几百人才够。这一箱子是一些书籍,印书方法也在里面,我叫它活字印刷。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让定襄里的汉人儿童都读书识字。”

见到义城公主疑惑不解,杨正解释道:“我们要提前培养官吏,至少让要他们识字才行。我留下来了一批粮食,来学习的可以每天管他们午饭,这样应该会有多一些人”

义城公主点了点头,说道:“嗯。我回头找些房子,让他们尽量多学一些。”

“别的我都不担心。就是担心你。你的性子太烈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以我才让你看越王勾践的故事。人啊,只有活着,才有希望。不是吗?好了,你等下把东西带回去。”

“行了。这些事我从小就懂,只不过有时候懒得想。”

两人又聊了回,义城公主带着物资忧心忡忡的回去了。杨正也赶回卧房睡觉了。

翌日,

杨正穿戴整齐,带着宫内侍卫和宫女太监,出发前往北门。宫内众人跪立道路两旁,恭送陛下。出了宫门,杨正转头,看着身后的景色,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北门,同行的众人已经等着了。

杨正骑马前行,走到队前,直接说道:“出发。”

众人上马跟随。还好,来草原的人基本都会骑马,不需要马车。

六百人的队伍缓缓开动,跟着杨正向北开去。到了中午,大概走了四十里左右,众人扎营休息。

杨正兑换了一些食物铁锅盐等,让会做饭的开始做饭。接着杨正换了衣服,来到休息的人群中。

“大叔,今年多大了啊?老家哪的?”见到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杨正凑过去问道。

中年人见到陛下过来,赶忙行礼,回答说:“回陛下,老家雁门的,今年三十五了,中原战乱,才来到定襄。”

看着中年人带着期盼的脸色,杨正知道他是想家了,于是安慰道:“放心吧,大叔,咱们一定能回去的。一定能的。”

大叔微笑着,说道:“是啊,肯定行的。”

杨正说完站了起来,转头对身后的如兰说道,“如兰,你让这次负责的官员到大帐来一下。”

“是,陛下。”说完如兰转身通知去了。

杨正刚回到大帐不久,几个人就到了,通报后进入大帐。

行礼后

“这次我们外出,速度一定要快,后面肯定有跟踪的人,要想办法甩开他们。萧武将军带一队人断后,等下到孙国安那领取装备。萧爱卿负责组织好官员工匠,不要散了。下午我再弄些马车,官员工匠有身体不适应的,轮流马车上休息。”

二人赶忙行礼接令。

“陛下,不知我们等前往何处?”萧振航疑惑的问道。

杨正拿出地图,指着蒙古东戈壁省奥尤陶勒盖金铜矿位置说,“到这里,神仙告诉我这里会有一座金铜矿。我们到这里,建一座小城,然后雇人开矿。”

“这边戈壁滩会有矿?太稀奇了吧?”

看着众人疑惑的眼神,杨正说道:“有没有的去了就知道了。我相信一定有。现在九月份,到那里建城练兵也来得及。”

“是,陛下”众人回答说道。

“路上辛苦一些,我们必须加快速度,越快越好。”杨正看着在座的众人,说道。

“是,陛下。”

接下来吃完午饭,休息了片刻,接着出发。三十辆马车已经坐上了人,剩下的拉着剩下的粮草。

看着越来越荒凉的路途,众人的心也忐忑不安。杨正也发现这样下去士气肯定会萎靡不振的。于是拿着喇叭来到队伍中间,喊道:“我刚在路途编写了一首歌曲,路途无聊,我带着大家一起唱,好不好啊?”

“好好好”,听到陛下要带领大家唱歌,一群人都欢呼喊道。

“来,我唱一句大家唱一句。狼烟起,江山北望。”杨正接着带领大家唱起了后世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曲《精忠报国》。

“狼烟起江山北望”,众人怒吼。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

几遍之后,众人也基本记住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歌曲,伴随着动听的歌声,众军慢慢的向远方走去。

十天后,众人绕过了几个小部落,终于来到了漠北,奥尤陶勒盖金桐矿地区。杨正看着戈壁滩上发红发黄的一块块石头,心中感慨着,不愧是储量达到黄金一千多吨,白银七千多吨,铜储量三千多万吨的矿区啊。

众人也纷纷过来查看。一个工匠拿着一块铜矿石,大喊道;“是黄铜,真的是黄铜。这储量,太高了。都能看到面上的色泽。”

“是啊,没想到这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居然有这么大的矿山。这就是座金山银山啊。”

“哈哈,把这些铜挖出来,就再也不缺钱了。”

众人见到如此巨大的铜矿,一个个兴奋的差点跳了起来。


“也是,用铜钱的话还不如用纸币方便呢。铜钱太重了,出趟门都要拉着马车去买东西,纸币往钱包里一放就行了。再带些银币什么的,简单方便多了。”

“那是,走,攒了一年的钱了,看这上面兑换还算比较合适,五百块就能换一枚银币了,咱也兑换几枚放着。”

“走走,去看看。”

百姓们纷纷来到了银行里兑换了起来。

杨正听到百姓们说的话,也是感觉突然一下子给他们发放纸币,转换太大了,虽然能够购买东西,可是总是不放心,很多人一拿到钱就立刻花完了,就怕突然有天不能用了。

慢慢的百姓们都兑换了一些回去,

“哎,还真有声音啊,不错,比银元宝好多了。”一个刚兑换了银元的百姓,拿到手就赶紧吹了一下,听到清脆的声音,也是放下心来。

“那是,用银子每次都要称重量,而且很多银子里面都有很多杂物,都不好算价值。现在就好多了,都是一样的标准,价值都是一样的,也不用称重什么的。”

“哈哈,以后就可以带银元了。还是银子踏实。以前是家财万贯,现在要家有大洋过万枚,才叫日子啊。”一个过来经商的商人说道。

“切”周围百姓给了他一个白眼,纷纷拿回家给家人看去了。

杨正看着没什么问题,也和如兰画眉回堡垒去了。现在漠北表面上平静,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重要的是现在燧发枪已经很多百姓都有了,万一来个刺杀的不就悲催了,还是在宫里安排事情好了。

“我可不是怕死,我是因为大业尚未完成,中华民族还需要我。我可不能有事。”想到这,杨正开开心心的回宫去了。

漠北的城池修建好了,众人的生活也逐渐安定下来了。很多过来的人也已经重新成家,包括部队的很多士兵。

由于漠北草原战争太过于频繁,青壮年死的比较多,造成了草原上的很多地方女的比男的要多,以前汉人在这里只是奴隶,没有资格成家,现在隋国打过来之后,汉人奴隶都释放为平民,并办理了户籍,还给发放了农具耕牛,很多人已经在漠北找到婆娘结婚了。

草原上的女子也很愿意嫁给汉人男子,毕竟几个月的修城,汉人的收入买一年的粮食都吃不完,更重要的春天后就可以开垦土地了。再愚蠢的草原人也知道土地产出的粮食比放牧的牛羊产出更多,也更能吃饱。

新招收的士兵完成三个月基础训练后,杨正给他们放了几天假,可以去看看家人或者在城市里转转,漠北战争立功的赏银也都发放下去。因为银行的成立,也为了推广银元金币,所以此次发放的都是银元等硬通货。民兵每人发了四块大洋,士兵最低八块,加上每人一枚漠北行动纪念勋章,当然,新兵只有四块。

立功多的更是赏赐繁多,赏赐最多的就是炮轰夷男的张明轩了,杨正直接赏赐了一百枚金币,张明轩在定北城直接买了个大院子,还找了两个漠北草原女人伺候着。炮营的其他人也都是百枚大洋,可以说是一仗发家致富了。

“大牛,你咋回来了?”漠北定北城附近的一处小村子,新兵李大牛刚回到村口,就碰到村里人问话。


翌日

天亮后

杨正带着萧县令和组织的民兵前往薛延陀大营,大营的火已经熄灭了。远远的看去,一片焦黑,地上躺着一具具尸体,甚至还能闻到一阵阵的肉香味。

看到眼前的惨景,众人眼色煞白,呆立原地。

杨正也有些恶心,虽然上辈子当过兵,可是也都是剿灭一帮毒贩,动用的都是轻武器。大炮轰击还真是没见过,可是作为首领也不能怂,于是安排道:“萧县令,组织众人掩埋尸体,把大营清理干净。我带人到前面看看”。

“是,陛下。”萧县令强忍着恶心回答道。

杨正骑马带着侍卫往前跑去,回头望了一眼,侍卫的脸色也不太正常。

“你们也是上过战场的,现在很难受,想吐吗?”杨正看着身后的铁血战士问道。

“校长,我们以前都是弓箭大刀,战场有很多血,但看着并不恐怖。这里刚才还有炸成碎片的,一时间适应不了。”侍卫统领韩安回答。

“如兰、画眉,你们难受的话就先回去吧。在城里等我回来。”杨正看着身边的几个女兵趴在马上干呕,问道。

“没事的,陛下,慢慢的就适应了。再说了早晚要面临的。”如兰趴在马上说道。

“多吐吐就好了。”杨正看着也有些恶心,赶紧拿出一包香烟,点燃后猛的吸了一口,尼古丁进入肺里,呛的杨正咳嗽起来,不过恶心感确实下去不少。

“孙国安,你把这些烟每个人分两根让士兵抽着,好受一些。”杨正说完递给孙国安一条烟。

孙国安赶忙接过,答应一声,便往后散烟去了。

没一会很多士兵已经开始点烟吸了起来。

“以前不知道大帅为什么给我们发烟,现在看来,确实有必要啊。太他娘的恶心了”。炮连郑明轩天没亮就过来跟着杨正,说要出来看看炮击效果,也没想到居然这么惨烈。

“切,还不是你们那搞的。娘的,这么恶心。”机枪连萧武反驳道。

“以后要离你们远些,半个小时炮击,地上躺了一半人。都没我们什么事情了,可惜了我的机枪啊,都没开火。”一边的副连长也对郑明轩表示了不满。

“要是他们进攻的时候聚在一起,炸起来更爽,昨天这都分散了。”郑铭轩一根烟抽完,倒是好多了,不由得开始想象炮击敌军的场景。

“也不知道那几个王八蛋追哪去了。”萧武深深吸了口烟,说道。

“鬼知道呢。恐怕要三五十里了吧。”

“报,紧急军情。”

一名侦察兵骑马向杨正跑过来,“报,大帅,我军已前行五十里。路上敌军全部俘虏,共计四千九百多人,现正在押送回来。独孤连长正率军往北海进攻。”

听到进展顺利,杨正也松了口气,毕竟是新兵新武器,很担心出什么问题。想了想是,说道:“嗯,知道了。回去传令,按计划进军。俘虏这边派人前去接收。”

“严英,你令人接受俘虏。押回大营看管。”转头对身后的军官说道。

“是,校长”,说完严英跑了出去。

严英是军校未毕业学生,临时抽调到民兵部队负责指挥。

杨正接着带人往北进攻,行军路线附近的部落都已经被前面几个先锋连队清扫,一队队的俘虏被民兵押送回安北城。

当然杨正一路也没闲着,路上一边行军,一边给军士们授课。讲述草原风情,讲述地图天气,也讲述中华历代的文臣猛将的事迹。

“汉武帝麾下有两员大将,一个是卫青,另一个是冠军侯霍去病。昨天给你们说的是卫青,今天聊聊霍去病。,霍去病此人是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是一个私生子出身,是平阳侯府里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后来卫少儿的妹妹,叫卫子夫,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并且被立为了皇后,霍去病也因此成为了外戚。”

“霍去病在小时候就比较善于骑射,汉武帝很喜欢他,让他在身边做侍中,并且亲自教导他兵法谋略。后来在大将军卫青出征的时候,让霍去病跟着学习学习。霍去病第一次领兵便率领八百轻骑离开大军,直击草原深处八百里。一战斩首二千二十八级,包括匈奴的相国、当户等高级官员,以及匈奴单于的叔父,功冠全军,汉武帝封其为冠军侯。

“霍去病十九岁就当上了骠骑将军,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匈奴十万人,连匈奴人的祭天金人都缴获了。后又在漠北之战中消灭匈奴左贤王主力七万人,一直追到狼居胥山。从此,漠南无王庭。汉武帝拜其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只可惜啊,在元狩六年时候,霍去病病逝,才二十四岁。汉武帝为了表彰霍去病的功绩,按照祁连山的形状给他修了陵墓,陪葬茂陵。”

“你们以后回到关中,可要祭拜一下霍去病的陵墓。他可是中华历史上最出名的战神。特别擅长骑兵作战。咱们现在就要和霍去病学习,横扫漠北,在漠北屯田养民,让漠北再不分裂。”

“横扫漠北,封狼居胥!”

“横扫漠北,封狼居胥!”

“横扫漠北,封狼居胥!”

士兵们听的热血沸腾,精神抖擞的喊着口号,不由得催动了战马。

......

十几天后,杨正率军来到了薛延陀王庭所在,应该是后世的乌兰巴托地区,色楞格河支流上游。前军已经侦查到王庭所在,正等待部队会合后进攻,民兵跟在后面一天距离。

来到临时大营,杨正带人查看修筑的工事,看着战壕、机枪位、铁丝网的摆放,点了点头。

“这次我们不用火炮,敌军撤退的时候再用。配备到各连的机枪加上我带过来的机枪连,总共有四十挺,足够挡住薛延陀骑兵的了。这仗要多抓俘虏,安北那一仗,俘虏没抓几个。我们现在在漠北修路练兵屯田都需要大量人力。此战由陈吉盛担任总指挥。”杨正看着在座的军官们说道。

“是,校长。”陈吉盛参谋答道,语气中掩盖不住兴奋之色,虽然战场不大,可也算是灭国之战了。

陈吉盛站起来说道:“此战我等期盼已久,在安北也演练过数次阻挡骑兵进攻之策。骑兵冲击的气势震慑人心,此战有畏战不前擅自撤离阵地的,杀无赦。”

“是,总指挥。”众人回答。

“不过放心好了,我们人数少,横面小,他们再多人也不能一次杀过来。只能一轮轮过来,我们火力凶猛,你们要做好随时反攻的准备。别让他们给跑远了。”

“是,总指挥。”各位军官们一路杀过来,见识到了划时代的武器,也无比轻松的回答。

......

翌日上午,蒙古高原,双方阵前。

“你说,汉人这布的是什么阵仗啊。一堆步兵还敢进攻我们骑兵不成。”一个驻守王帐的草原将军说道。

“进攻应该不会,你看他们都挖好了壕沟,看来是想防守了。”

“这些壕沟也挡不住战马的,让阿尔斯楞率五千人冲阵试试。”

“是,将军”阿尔斯楞说道。

说完便率军来到了阵地前,挥舞着战刀,喊道:“天狼神的子孙们,前面是懦弱汉人的营地,让我们冲进去,宰了他们。冲啊。”说完挥舞着弯刀往营地冲去。

“乖乖,这帮孙子还真敢冲,真有不怕死的。”战壕里摆弄着机枪的士兵说道。

“切,前几天夷男都死了,还怕他们。”

“恐怕夷男死了他们还不知道呢,以为跑别的地方了呢。”几名士兵神情轻松的闲聊着。

“机枪准备,开火。”陈吉盛看到敌军进入了四百米喊道。

“哒哒哒”的声音响起,一条条弹链飞快的消失,副射手赶紧给换上新的。

阿尔斯楞骑在战马上,看着身边的士兵们一个个惨叫着落马,立刻就想撤退。可是骑兵冲起来后很难转弯撤退的,只能咬着牙催动战马往前进攻,看到前面有木桩,上面缠着铁丝,然后战马就绊倒,阿尔斯楞也摔倒在地上。

这时步兵的步枪也开始了射击,火力密度突然增加。杨正训练舍得用弹药,因此士兵们的射击准确度比较高,只听“砰砰砰”的枪声响起,阵地上就倒下了一个个敌军。

阿尔斯楞看着铁丝挡路,拔刀就砍了过去,可是铁丝韧性比较足,砍了两刀没砍断,刚想砍第三刀,一颗子弹穿过了他的胸膛,浑身的力气瞬间散去,躺倒了地上。

阿尔斯楞双眼看着蓝蓝的天空,感觉到自己慢慢消逝的生命,也知道薛延陀部没了。

薛延陀士兵被猛烈的子弹打击,已经扛不住伤亡,强行调转马头,往本方营地跑去。

“开火”,炮兵这时候开始往敌军聚集地开火,因为在阵前,敌军都比较密集,几轮炮火下去,敌军开始了四散奔逃。

陈吉盛赶紧命令士兵骑马追击,士兵们听到命令,连忙骑上自己的战马,跨着步枪向前跑去。

“哎,没意思啊,看来以后草原民族,只能唱歌跳舞了。”,杨正看着远方逃离的敌人,幽幽的说道。两个时代的战争,确实是没什么说的。

说完杨正带着如兰画眉回帐篷睡觉去了。别误会,单纯的睡觉,小屁孩啥都不能做。

“今天咱们打赢了,大帅看着咋不开心呢。”

“不知道啊。是不是有什么战术错误还是别的。”

“应该没有吧,薛延陀人都没进入弓箭的射程,全部趴下了。”

“等回头的时候和如兰画眉小姐打听一下。看她们知道不。”

“只能这样了,先组织人把战场收拾下,看着恶心。”

几名留守的军官看到杨正面无表情的离开,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能先带人打扫战场。


偷得浮生半日闲,杨正见到一切顺利后,便到澡堂泡起了澡,澡堂是兑换的锅炉烧的,修了好几个,男女都有。因为第一个月刚结束,就有好些人以为喝生水得病的,给他们兑换了药才熬过去。

然后杨正就印发了卫生管理条例,安排专人负责,必须勤洗澡、换衣、去固定厕所方便等等。还让李太医给大家上了课,讲解瘟疫的知识。

另外又要求李太医在军队中培养了一些卫生员,专门处理外伤,用上兑换的针线酒精缝合伤口。在一头羊身上试验成功后,众人都比较高兴,毕竟这会大大增加伤员活下去的可能。然后每个连都安排了一名卫生员,负责战时治疗伤势。

在培养卫生员的同时,杨正也开了个医学校,由李太医当院长和教师,招收了一些学员,进行医学知识培训。

然后又兑换了《本草纲目》《千金方》以及一些外科书籍、手术器材给了他们。各种中药材也兑换了一些,供医院使用。

整体来说,安北城一切都处在正轨上。

安北城的建立,意味着杨正终于有了一块根据地,虽然很小。于是杨正又兑换了一批装备,包括毛瑟98步枪,手榴弹,望远镜,等分发了下去,并组织人员训练。原有的燧发枪移交安倍城萧县令,给衙役使用。

机枪和炮兵暂时在军校,由杨正亲自教导。毕竟这些兵种还是需要一些技术的。机枪使用的马克沁水冷机枪,虽然笨重了些,但有水就行,而且不容易损坏。炮兵用的则是法国75小姐步兵炮,射程可达到八千米,射速最高15发/分钟。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神器”了。

紧张的训练逐步展开,步兵已经开始训练战术、战役、长途拉练,军事演习、进攻撤退组织等,军校的各项课程也已经逐渐展开,战役学、地理学、地图学、战争论、政治学、历史、数学、初级物理、初级化学、西方史等等一些课程。当然这些课程现在还比较粗浅,可以说只是简单的了解一些各方面的知识,毕竟三个月前很多人字还不认识呢。

是的,杨正把西方历史也添加了进来,毕竟和大周的武将相比,现在胜过他们的除了武器,只有眼界,大局观了。每周一次的战役模拟,进攻与防守的演练也是让学员们获益匪浅。学校校训“责任、荣誉、国家”也深深印入学生们的脑海。

杨正也许是低估了古代人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动力。在一个知识封锁的时代,杨正给了他们学习的机会,而且还是无数人都不知道的知识,每个人都是如痴如醉的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即使放假休息了也都是去图书馆看书,背书。

商场里的笔记本,钢笔墨水更是卖的飞快,因为不管是学生、士兵、还是工匠们,甚至包括县里的官员也在研读各种以前未知的学问。如兰画眉孙国安走到哪都背着个挎包,里面装上书,笔记什么的。

杨正也是一刻空闲都没有,除了给军校学生上课之外,还要抽时间去医学院、县衙学堂那里给他们讲解他们不是太明白的问题。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冬去春来。转眼间冬天已经过去了,草原上的小草也开始逐渐的发芽。去往矿区的水泥路已经修好,4米宽,15公分厚,和后世村村通差不多标准的路,但在这个时代就是利器。一辆辆马车在路上飞奔,来来往往运输着矿产。

萧县令那里已经招募了周边的一些小部落牧民过来挖矿,按照他们开采的数量给予钱财。因为草原上不缺马匹,所以每户先赊了一辆马车、一些开采工具后,牧民便成为了矿工。

草原的日子不好过,没几天吃的饱饭的。来到这里之后,每天拉一车铜矿,五百多斤,能获得100块钱,可以买四五十斤大米,够一家人好几天吃了。所以牧民在这里也还算安稳,毕竟在这块戈壁放牧的部落,都是受尽了大部落欺压的小部落。

帐篷区都建设在专一的地方,每家每户画了块地皮,由他们自己建设。来的早的几家已经开始修起了自己的房子了。家里的小孩子也都在旁边的学校读书,虽然学堂比较拥挤,但是还是能够认识字的,毕竟单独学会拼音,也是不难的。

杨正最近也算回了下血,外面铜矿工人拉过来四五百一吨,汉人则是一千元一吨。卖到系统能卖两万多。当然薛延陀人也在学习汉字汉话,每个月都汉语考试,考过了按照汉人待遇,发放安北城户籍。这些小部落的人也是穷怕了,每天抱着字典不松开。

城外的耕地也已经开垦了起来,县衙提供的耕牛农具土豆种子、粮食种子都已经种了下去,汉人对土地的热爱已经到了骨头里。虽然土地比较贫瘠,但没有赋税,想来应该能过得不错的。

税收现在原先只有商行按照营业额的一成收取,现在安倍城外几百米也已经形成了一座小镇,里面饭馆皮毛贸易,牛肉羊肉等也开始交易起来。塑料纸币经过几个月的推广,受到了百姓广泛的欢迎,毕竟从没见过这种漂亮的货币,而且能够从商店购买到外面没有的物资,那里只收纸币的。

当然杨正知道,这都是暂时的,信用货币现在还玩不转,哪怕自己有系统支撑。以后肯定要成立银行,铸造银元,实施银本位制度的。

书院、军校、军队都进入了正轨。杨正的时间也也多了一些,开始思索起下一步行动。

“萧县令,先汇报一下政务的情况。”杨正在新的一次军政会议上问道。

“禀告陛下,现安北城有百姓一万两千余人,县衙人员一百余人。其中汉人有两千余人,其余为草原人。城外贸易繁盛,上月税收达到二十万,足够县衙开销。城外田地有一百多户汉人开始开垦,现已开垦千余亩,种子都已经种了下去。小麦和土豆各一半。另外还有菜地,种植青菜。城内外学校两处,因为中午提供午饭,加上为了提高待遇,所以草原部落百姓都积极学习。现在很多人简单的汉语对话已经没有问题,下一步计划把居民区修建起来。医院已经建设完毕,现在日常病痛都可以在里面拿药。”

“嗯。居民区可以让有经验的工匠自己组建工程队,让百姓雇佣他们。这样可以提高一些效率。草原上的汉人过来直接发放户籍,提供帐篷和其他的生活用具,他们这这里受苦了,不能亏待。”听完萧县令的汇报,杨正嘴角也露出了微笑。

“外面的卫生环境也要搞好,你们也知道了,卫生脏乱差的话很容易引发瘟疫的。”

“是,陛下。我已组建了卫生部门,专门负责卫生事宜。草原人也都和他们说清楚了。对于瘟疫他们更害怕,所以也都比较配合卫生。每周基本都要去洗洗澡,以前都几年不洗的。”

杨正听到后,也放下心了来。毕竟这个时候最可怕的就是瘟疫了。听完萧县令的话,杨正说道:“辛苦你们了。现在赋税也上来了,除了官吏俸禄,有多余的搞些基础建设,比如往城外修路,也能让百姓们有些收入。回去上个折子,发放一个月的俸禄作为奖金。”

“是,陛下。臣回去就办。”萧振航县令高兴的回答道。

接下来杨正又问起了军队的情况,“独孤武,赵奎,你们说下部队训练的情况。”

“报告大帅,我一连士兵实弹训练已完毕。一百米、两百米距离训练全部合格,现按照大帅配发战马的新式器具,马蹄铁,马鞍等,正在训练骑兵。”独孤武站起来回答道。

赵奎站立喊道:“回禀大帅,我二连实兵实弹训练也结束。射击全部合格,另外还配备了狙击手,用来射杀敌军指挥官。现正在配合新式器具训练骑兵。”

杨正点了点头,说道:“都不错,坐下。配备狙击手挺不错的,另外要加强文化学习,至少要达到小学文化,以后连长以上军官必须考试合格才可以担任,”

“是,大帅。”两人站立喊道。

“军校那边情况呢,陈吉盛教官。”杨正抬起头,看向了陈吉盛。陈吉盛是杨正在军事训练中发现的对现代作战理解比较深的一名军官,所以杨正任命其为军校教官,负责军校日常事宜。

“报告校长,军校各项功课按计划逐步开展。机枪连训练已经结束,炮兵连已经开始实弹训练。计划三个月内可熟练操作。”陈教官喊道。

“还要加强学习。以后的兵种基本都要求各种文化,没有知识的话,是很难掌握最新的武器的。”杨正看着在座的各位军官说道。

“是,校长。”

“我们的实力现在比较弱小,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就必须比敌人更苦、更累才行。”

“现在这里人也多了一些,部队先进行扩编,步兵新组建两个新兵连,一个机枪连。由军校张伟、杨辰、萧武担任连长,班排长和文化教员从一连二连抽调。一连二连的缺额内部提拔。”

“是,大帅(校长)!”几位连长说道。

“另外组建参谋部,由陈吉盛教官兼任参谋,军校抽调军官组建。陈吉盛授衔少校,总署此次部队扩建。”

“是,校长。”陈吉盛高兴的喊道。

“好了,虽然说暂时抽调了,但是只是兼任。军校的课程不仅不能拉下,还要加快学习,严格考核。”杨正缓缓的说道。

“是,校长”

“暂时散会吧,各自回去组织。”杨正说站起来走了出去。

“恭送大帅(校长、陛下)”众人说完也各有所思的走了出去。


军队调遣主要是军官的安排,虽然军队人数还少,但是还是比较容易形成小团体,在人数少的时候形成制度,以后就方便的多了。

“第二项,本次漠北行动胜利了,解救了很多百姓,所以计划扩军。由陈参谋负责宣读。”杨正说完对陈吉盛点了点头。

“是,校长。”陈参谋听到这,拿着命令宣读起来。

“命令:

本次扩军为三个团,由各连直接扩编成团,一连扩编为一团,由三连长张伟担任军事主管;二连扩编为二团,由杨辰担任军事主管,三连扩编为三团,由萧武担任军事主管。”

三人赶紧站立敬礼,喊道“是”

“每班10人,设班长副班长;每排3个班,设排长,计30人,授予少尉军衔;每连设三个排,加连部警卫通信医疗炊事班,合计110人连长文化教员授予上尉军衔;每营下设三个连,加营部机枪连,警卫排,通信班医疗兵炊事班等,合计480人,营长和文化教员授予少校军衔;每团下设三个营,加上团部的警卫连,通信医疗炊事班,团部参谋等,合计1600人,团长授予上校军衔,参谋按照少尉到上尉军衔授予。”

“原有4连,扩编为近卫营,营长由韩安担任,授予少校军衔,共480人。炮兵队扩编为炮兵营,下设火炮30门,人员暂定两百人。营长由郑明轩担任,授予中校军衔。命令宣读完毕。”

见到在座的军官们兴奋的表情,杨正不得不给降降温,说道:“本次扩军规模比较大,由不到一千人,直接扩编为五千余人队伍,压力比较大。各部军官报到以后,必须按照参谋部命令进行征兵,练兵工作。这个冬天四个月里,必须把新兵训练到位。新兵首先从民兵中选取,另外从本地百姓招募。”

“是,大帅。”众人升了官职,纷纷高兴的喊道。

“军功奖章和烈士下葬议事明日正常举行。今天晚上发放新式军礼服,明日着装新式军装”

“是,大帅(校长)。”

会议结束后,众人行礼后纷纷退出。

“这次让张伟他们一群人得了便宜。几个团长都是他们的,哎。”独孤武说道

“正常的,咱们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不是吗。”赵奎说道。

“也是啊,以后肯定军官都要用军校里的了。不过咱们也不晚的,过两天过去,也算是第二期。机会有的是。”

“那是,咱们现在才半个漠北。这哪行啊,等过几年一统中原,咱们也来个封侯拜相。”

“哈哈,我啊,可期盼那一天太久了。不过我们在学校一定要好好学啊。这次打仗,和那些军校出来的兔崽子聊天,总感觉不是一伙人。他们说的很多东西什么步炮协同,三角进攻什么的都听不懂的。”

“是啊,听说以后还有空军,就是在天上飞着往下面扔炸弹的。到时候各兵种如何配合都是学问的。咱们啊,确实落伍了不少。不过现在还不晚,以前就自学了好一些,这次回炉,必争第一。”赵奎表着决心说。

“切,你还第一。就你那水平及格就不错了。这一期的第一必然是我。”

“那就等着看吧。”

“看就看。”

说完两人分别回了军营收拾行李,去军校报到。

军官们回到军营,看到近卫营护送着一辆辆马车行驶了过来,汇报入营后,各军官听说是发新军装的来了,赶紧跑了过来。杨正一直都是给他们发放的迷彩,常服礼服没有发放,这次大胜正好把礼服发放下去。

军礼服用料考究、标志鲜明,颜色庄重华丽,制作工艺比较严格,军官们也比较喜欢。杨正选择的是军礼服,不过没有士兵礼服,为士兵配给的是士兵常服。军官们的常服也一起发放下去。

不一会,军官士兵们分别领取了自己的衣服。赶紧跑回宿舍一个个的穿戴了起来。军官们穿着新式礼服,看着胸前的姓名牌、黄色绶带,一股自豪感迎面而来。

“呦,萧武,你穿着这身还真是人模狗样的啊。”

“切,那是老子长的帅,用校长的话,那就是一大帅哥。”萧武反驳道。

“哈哈哈”周围的其他军官们听到,纷纷大笑。

“不过别的不说,这身衣服还真是漂亮。都不舍得脱下来了。”

“这发的又是礼服又是常服还有迷彩作训服,衣服都那么好些,每年都穿不完。”

“小心哪天犯了错,把你革职,然给你以后都穿不着了,哈哈”

“去你的,我才不会犯错呢。”

众人又哈哈笑了起来。

军营里也是一片欢乐的氛围,晚上睡觉士兵们都舍不得脱下来,后来还是文化教员下了命令,又和他们讲解了军装着装条例才脱了下来,回去睡觉。

近卫军杨正发放的是仪仗队礼服,几个宫女组成的女兵则发放了文工团的礼服,太监的礼服颜色改为黑色,以做区分。

第二日上午

文武官员和士兵官吏纷纷集结在北海城门,烈士陵园,杨正修在靠近北海的一座小山上,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上万人进行修建,墓碑已全部刻好。

杨正低着头,看着马车上的盖着龙旗的一具具棺材,沉默无语,十五条生命的消逝也让他想到了前世的自己,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入住烈士陵园,不知道战友是否从悲痛中走出。

骑马来到马车旁,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扶着棺材,说道:“出发。”

“驾。”车夫催动了马车,众人纷纷跟行

不一会,来到了陵园门口,众人协力把棺材放了下来,整列队伍,站在了棺材后面。

杨正慢慢的走到了台上,点了点头。

“大隋烈士入园仪式现在开始。请诸位脱帽默哀三分钟。”

杨正拿下了自己的大元帅帽,托在了手掌,低下了额头。

三分钟是那么的漫长,感觉过了很长时间,又好像过了很短。

“默哀仪式结束。”陈吉盛中校说道:“请校长讲话。”

“各位烈士,各位战友,各位百姓:

今天我们怀着悲痛之心,在北海烈士陵园沉痛悼念余杰、陈杰...十五位烈士安葬仪式。首先我代表大隋全体百姓,对各位烈士表示沉痛的哀悼,向战死沙场的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半年前,夷男为首的薛延陀,中华民族的敌人,率军进攻安北城。为了百姓们的安居乐业,为了解救被奴役的薛延陀百姓,我们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自卫反击战。”

“在为期四个月的自卫反击战中,各部奋勇争先,在人数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与敌军展开拼杀。为了解救被奴役的百姓,在被优势敌人进攻的同时,各位烈士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舍生往死,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烈士们,你们为了中国民族的利益而死,为了中华百姓而死,你们的死重于泰山,你们与青山同在,你们与大地同存。”

台下的士兵们已经感动的热泪盈眶,杨正也扯着沙哑的嗓子,继续喊道。

“将士们,他们没有辜负他们的入伍宣言,他们怀着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对复兴中华的无限赤诚的精神,走向了死亡。他们的慷慨赴死,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大隋所有子民都不应该忘记他们,也不会忘记他们。”

“我们在此悼念烈士,怀念烈士,更要深入的向烈士们学习。学习他们忠于祖国,忠于民族,忠于百姓的觉悟。学习他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品质,学习他们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战斗作风,更要学习他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建设好漠北,完成烈士未竞的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华民族永垂不朽!”杨正高举着拳头喊道。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华民族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华民族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华民族永垂不朽!”

官吏百姓们纷纷嘶哑着喊道。杨正往下面望去,一片泪眼摩挲,下面的军官士兵们也止不住的流下了泪水。

“让我们在烈士面前,重温入伍誓词。”

“我宣誓,”

“我宣誓”巨大声音响起。

“坚决执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军队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努力学习军事科学文化,苦练杀敌本领,爱护武器装备,保守军事秘密,发扬优良传统,参加复兴中华伟大建设,勇于同违法乱纪行为做斗争。英勇战斗,不怕牺牲,保卫祖国,保卫人民,任何情况下绝不背叛祖国。以上誓词,我坚决履行,绝不违背。”

士兵们眼含热泪的喊道。

好一些时间,众人心情才逐渐的平复。杨正又来到了台上桌子旁,桌子上放着各种祭品,走到旁边一个铜鼎前,杨正点燃了三根香,插在了铜鼎里。

祭拜完毕后,士兵们抬起棺材,想墓穴走去,到墓地后,放入棺材,杨正亲自拿着铁锹给每位烈士添了土。随后,立起了墓碑,焚烧了一些金银元宝。

仪式结束。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