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欧米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低温证词林秋李薇 全集

低温证词林秋李薇 全集

是我自章啊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低温迷局,终将在法医的手术刀下,显露出最本真的模样——那些被冷冻的真相,那些沉默的尸体,那些用生命写下的证词,永远不会被冰雪掩埋。解剖室的钟敲了三下,林秋站起身,白大褂上的血迹已经结痂,像朵盛开的曼陀罗花。她走向标本柜,取出林夏的实验笔记,翻到最后一页,妹妹用红笔写着:“秋姐,当你剖开真相的茧,会发现每个生命的低温证词,都是温暖的,因为它们来自人心最真实的角落。”窗外,沉湖的水鸟正在低空盘旋,鸣声清亮如洗。林秋知道,属于实验体07和09的故事远未结束,但至少在此刻,冰蚕的茧已经裂开,露出里面封存已久的、关于爱与真相的证词——那些在低温中沉睡的灵魂,终将在法医的手术刀下,重获新生。第十章·清醒的尸体2025年5月15日上午10点沉湖市...

主角:林秋李薇   更新:2025-05-03 20:5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秋李薇的其他类型小说《低温证词林秋李薇 全集》,由网络作家“是我自章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低温迷局,终将在法医的手术刀下,显露出最本真的模样——那些被冷冻的真相,那些沉默的尸体,那些用生命写下的证词,永远不会被冰雪掩埋。解剖室的钟敲了三下,林秋站起身,白大褂上的血迹已经结痂,像朵盛开的曼陀罗花。她走向标本柜,取出林夏的实验笔记,翻到最后一页,妹妹用红笔写着:“秋姐,当你剖开真相的茧,会发现每个生命的低温证词,都是温暖的,因为它们来自人心最真实的角落。”窗外,沉湖的水鸟正在低空盘旋,鸣声清亮如洗。林秋知道,属于实验体07和09的故事远未结束,但至少在此刻,冰蚕的茧已经裂开,露出里面封存已久的、关于爱与真相的证词——那些在低温中沉睡的灵魂,终将在法医的手术刀下,重获新生。第十章·清醒的尸体2025年5月15日上午10点沉湖市...

《低温证词林秋李薇 全集》精彩片段

低温迷局,终将在法医的手术刀下,显露出最本真的模样——那些被冷冻的真相,那些沉默的尸体,那些用生命写下的证词,永远不会被冰雪掩埋。

解剖室的钟敲了三下,林秋站起身,白大褂上的血迹已经结痂,像朵盛开的曼陀罗花。

她走向标本柜,取出林夏的实验笔记,翻到最后一页,妹妹用红笔写着:“秋姐,当你剖开真相的茧,会发现每个生命的低温证词,都是温暖的,因为它们来自人心最真实的角落。”

窗外,沉湖的水鸟正在低空盘旋,鸣声清亮如洗。

林秋知道,属于实验体07和09的故事远未结束,但至少在此刻,冰蚕的茧已经裂开,露出里面封存已久的、关于爱与真相的证词——那些在低温中沉睡的灵魂,终将在法医的手术刀下,重获新生。

第十章·清醒的尸体2025年5月15日 上午10点沉湖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旁听席上,林秋的白大褂袖口第一次没有堆叠三层手套。

她盯着被告席上的沈墨,对方的白大褂已经换成囚服,袖口空荡荡的,再也没有蓝色纤维的影子。

法官敲响法槌的声音里,她听见书记员宣读:“被告人沈墨,因犯故意杀人罪、危害国家安全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沈墨抬头时,视线与林秋相撞。

他张了张嘴,无声地说了句“对不起”,目光落在她胸前的蓝围巾上——那是庭审前她从证物室取出的,银线在阳光下清晰地拼出“07”的字样。

法警带他离开时,他的手腕内侧,“05”的刺青在袖口晃动,像个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林法医,”陈默从后面递来份文件,“张处长的审讯记录显示,‘冰蚕计划’的海外资金链指向瑞士‘极地冰蚕’,他们在全球招募的108个实验体,每个都对应着当地的年轻科研精英。”

他顿了顿,声音放轻,“Interpol在沈墨导师的冰柜里,发现了林夏的头发样本——DNA显示,她可能……可能还活着。”

林秋接过话头,想起第九章结尾收到的海外U盘,视频里林夏身后的实验室背景,与北极核心库的构造有37%的相似率。

她摸向口袋里的手术刀,编号“0723”在阳光下发烫
,用冰蚕素让我的大脑在死后继续运转,他们在提取我和你在一起的记忆,用来制造情感武器……”视频里,林夏的手抬起,腕内侧的针孔还在渗血:“但我留了后手。

每个实验体的脑脊液样本里,我都加了曼陀罗花粉的变异体,遇紫外线会显形出真正的死亡时间——比如我的,不是7月23日,而是7月24日凌晨3点,那时我的大脑刚刚停止活动。”

她突然咳嗽,鲜血滴在围巾上,“还有,第三层冰柜的金属箱里,有我偷偷录的‘冰蚕计划’核心数据,密码是你的手术刀编号……”画面突然雪花闪烁,再恢复时,林夏的眼神变得空洞,像是被某种力量控制:“秋姐,他们来了,接下来要启动09号实验……记住,冷柜内侧的抓痕不是编号,是蝴蝶的翅膀,每道划痕对应曼陀罗花的花瓣,七片花瓣,是我留给你的七段记忆……”冷库的灯重新亮起时,林秋发现围巾里夹着张纸条,是林夏的字迹:“秋姐,沉湖底的金属架上,刻着所有实验体的编号,07号旁边是空的,那是留给你的。

但你要记住,真正的死亡不是低温,是记忆被永远冻结。”

陈默的手机再次震动,是物证科发来的紧急消息:“沈墨的实验笔记破解,‘冰蚕计划’的终极目标是在北极实验室建立‘人脑数据库’,每个实验体对应一个国家,而07号林夏,对应的是……” 他的声音突然哽住,“对应的是我们的邻国,他们想通过她的濒死梦境,制造‘恐惧传染’的神经武器。”

林秋盯着107号冰柜内侧,用紫外线灯扫过那些划痕,七道痕迹果然组成曼陀罗花的形状,每片花瓣上刻着极小的数字:0723、0915、1208——都是她和林夏的重要日期。

当最后一片花瓣的数字显形时,她突然明白,那是父亲的忌日,也是“09号实验”的启动密码。

“陈默,”她攥紧围巾,银线在掌心留下细小的伤口,“通知国际刑警,北极圈的实验室坐标,就在林夏MRI胶片的海马体光斑里。

还有,” 她望向成排的冰柜,编号从01到107,独独108号柜门紧闭,“查清楚108号实验体是谁,为什么沈墨的编号是
正在启动,倒计时12小时。”

他望向林秋,她正用手术刀划破自己的实验记录本,纸页飘落的轨迹,与沉湖冰面开裂的纹路惊人相似——那是真相破茧的形状,也是所有被低温囚禁的灵魂,终于得以流淌的、滚烫的证词。

第九章·第三层冰柜2025年4月29日 正午12点北极圈极地冰库的金属通道里,陈默的战术手电筒光束扫过冰墙,上面用俄语刻着密密麻麻的实验体编号,从01到107,每个编号旁都画着展翅的冰蚕。

当光束落在尽头的钛合金门上时,红色警示灯突然亮起,地面的压力传感器发出蜂鸣——他们触发了最后一道防线。

“温度在上升。”

外勤组的技术人员盯着设备,“冰层正在融化,核心库一旦进水,所有数据都会随冰面崩塌。”

陈默摸着门上的冻土层,指尖触到凸起的曼陀罗花纹——和林秋围巾上的银线图案完全相同,“用蓝围巾的纤维作为信号源,破解门禁系统。”

与此同时,省厅解剖室的低温舱正在降温至零下50℃,林秋躺在不锈钢台上,手腕内侧贴着最新的电极片,导线连接着墙角的脑电波接收器。

她望着天花板上的监控摄像头,知道陈默正在北极通过画面与她同步,而实习生小周正在调试质谱仪,准备捕捉她濒死时释放的脑电波信号。

“开始注射。”

她将装有冰蚕素的注射器刺入静脉,药液的凉意顺着血管蔓延,眼前突然闪过2019年的夏天——林夏在实验室举着曼陀罗花标本,瓶身上贴着她们偷写的标签:“给秋姐的魔法试剂”。

当药液推注完毕,她的视线开始模糊,却清晰看见解剖台边缘,不知何时出现了行冰棱刻的小字:“07号在蓝雾尽头等你”。

北极的钛合金门“咔嗒”开启,陈默的手电筒照亮核心库内部——108个菱形冰柜呈环形排列,正中央的00号冰柜发出刺目的蓝光,柜门上刻着“极地冰蚕 创始人”。

当他凑近时,冰柜突然自动开启,里面躺着具穿着白大褂的尸体,胸前的铭牌写着:“沈墨导师 实验体108 项目总设计师”,手腕内侧的刺青是“00→108”的箭头。

“他才是第一个实验体。”

陈默突然想
第一章·寒夜剖白解剖室的荧光灯在凌晨三点格外刺眼,林秋盯着冷柜电子屏上的温度——零下18℃,恰好是人体组织细胞冰晶化的临界值。

她用镊子夹起橡胶手套的指尖,三层乳胶手套在指腹处堆叠出不自然的褶皱,这是她从五年前开始的习惯,仿佛只有隔绝皮肤与外界的直接接触,才能阻止记忆从指缝里漏出来。

“李薇,22岁,X大化学系研究生,死亡时间4月26日21:00至23:00,发现地点实验室冷柜。”

实习生小周的声音在不锈钢器械碰撞声中显得发颤,他正对着录音笔复述现场勘查报告,“体表无开放性创口,指甲完整,指缝内可见蓝色纤维状物质——安静。”

林秋打断他,手术刀已经划开死者胸腹部的皮肤。

Y字形切口精准避开肚脐,这是她父亲、前省厅法医主任林远山教她的第一式:“法医的第一刀,要给死者留体面。”

但此刻她的手比平时抖得更厉害,刀刃在肋骨上刮出刺耳的声响。

死者右手小指呈异常弯曲,像是临死前试图抓住什么。

林秋用医用放大镜贴近指甲缝,碎冰般的蓝色纤维嵌在甲床边缘,比现场照片里更刺眼。

当她用镊子夹起纤维的瞬间,刀片突然崩裂——那是德国进口的碳钢手术刀,型号“威克3号”,和2020年7月23日那晚,她在妹妹林夏尸检时崩裂的那把一模一样。

“林法医?”

小周的声音带着担忧。

林秋把纤维样本放进证物袋,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刀柄上的防滑纹。

编号“0723”的刻字被手套遮住,但她知道那串数字永远朝向掌心——那是林夏的生日,也是她成为法医后定制的第一把手术刀。

“测一下胃内容物。”

她扯开死者的口腔,胃管插入时带出淡淡苦杏仁味,“曼陀罗花粉,超过正常摄入值三倍。”

记录本上的字迹因为用力过猛而划破纸页,墨水滴在“李薇”的名字上,晕染成不规则的蓝色,和纤维的颜色惊人相似。

解剖室的门突然被撞开,刑警队长陈默的黑色风衣带进校园里的银杏叶,鞋底的泥点在白色地砖上踩出深灰的脚印。

他手里的保温杯“当啷”摔在地上,滚烫的黑咖啡泼溅而出,在地面蜿蜒
截蓝色布料,是她上周落在实验室的防尘服袖口——那种特制纤维能过滤0.1微米级颗粒,整个实验室只有三件,她和沈墨、苏瑶各有一件。

但此刻布料边缘的银线在闪电中反光,那是她偷偷绣在袖口的星星图案,为了区分自己的衣服。

“沈老师,”她举起玻片,声音发颤,“这批花粉里有东莨菪碱衍生物,浓度足以致人昏迷。

白鼠的心脏骤停不是意外,是您在注射液里加了——”窗外惊雷炸响。

沈墨转身时,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注射器,针头还滴着透明液体,气味和林夏上午打翻的试剂相同。

他的表情在瞬间凝固,又慢慢绽开笑容,像在看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夏夏,你知道‘冰蚕计划’需要多少资金吗?

军方的项目组明天就来验收,只要熬过这晚——我要报警!”

林夏后退半步,后腰抵在冰冷的通风管道上。

沈墨突然上前,袖口的银线划过她的手腕,带来针刺般的痛。

她这才看清,他白大褂下穿着和自己同款的防尘服,蓝色纤维在应急灯下泛着微光,像无数双闭合的眼睛。

“别闹。”

沈墨的手按在她肩上,带着常年接触消毒剂的凉意,“你看,窗外的湖多美。”

他指节轻叩玻璃窗,雨点在玻璃上划出歪斜的痕迹,远处的路灯在雨雾中晕成蓝色的光斑,“当年你姐姐把你交给我时,说希望你成为最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林夏的后背撞上通风管道的开关,金属盖板“咔嗒”打开一条缝。

沈墨的话突然卡住,目光落在她胸前晃动的工牌上,照片里的女孩笑得像银杏叶,工牌编号“07”在黑暗中泛着荧光——那是“冰蚕计划”第一个自愿实验体的编号。

“夏夏,”他的声音突然温柔,从口袋里摸出个小瓶,“这是最新的安定剂,能让你睡个好觉。”

玻璃瓶在闪电中反光,瓶身标签上的“梦境2号”被红笔圈住,旁边写着“林夏专用 第5次实验”。

通风管道里突然吹出冷风,带着陈腐的灰尘味。

林夏的指尖触到管道内壁的纤维,和沈墨袖口的银线缠在一起。

她突然想起姐姐说过的话:“如果遇到危险,就拽掉防尘服的袖口,纤维断裂时会发出蜂鸣器般的高频音。”

但此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